几天前,我就打算带婆婆和老妈出去旅游,婆婆不去,老妈也不去。老妈说,她和婆婆商量好了,说这段时间要去帮婆婆种红薯,正是栽种红薯的季节。她说,人多力量大,一天时间就能和婆婆种完。老妈还和婆婆计划当天要在野外吃饭,到时从家里带着饭菜,中午时找棵大槐树,一家人围坐在树下野餐。
老妈说到那天,她早起擀单饼,做几个菜,婆婆准备肉串,带上烧烤炉和木炭,当天到地边吃烧烤,小葱小饼小烤炉,再摘点槐花卷饼里,独创灵魂烧烤四件套。老妈和婆婆在一起吃过多次饭,但不是在家里就是在饭店,野外吃饭还是第一次。想想两位老人坐在地边的大槐树下,一边吃饭一边话桑麻,想想就很田园很惬意。最近几年,婆婆和我妈走动频繁了,她俩都是寡居,性格不同,婆婆性格开朗,我妈内向,一个社牛一个社恐,原来两人聊不到一块儿,自从爬上70岁后,两人越来越有共同语言,经常互通电话,有时还约着一起逛商场。
我问老妈和婆婆在一起都聊些啥,老妈笑着说,聊老了,不中用了,干点活儿就累,这也疼那也疼。我说,既然这样就少干点活儿。我妈说,我们这代人从困难时期走过来,勤劳惯了,只要能动,就闲不住。婆婆也是这样的人。我和老公早告诉她,老家的地租给别人,别种了,可婆婆就是不听,说现在都是机械化了,种地不累人,不用我们管。我们让婆婆只种玉米和小麦,但婆婆为了我们能尝鲜,还是种得很“繁华”——红薯、花生、绿豆、红豆、芝麻,每样都种一点儿。
老妈这次主动要去帮婆婆种红薯,我也看出来了,她是提醒我,要多关心婆婆。别以为每月给婆婆零花钱,给婆婆买衣服,就是孝顺,休息时多回家帮婆婆干点地里的活,这才是有效陪伴。老妈早打探了婆婆的口风,婆婆说她这次不想出去旅游,就是嫌这个季节外出的人多,走哪儿都拥挤,不如在家种红薯。于是老妈便打算到时候去和婆婆一起了了这件事,顺便策划了一场野餐,让婆婆也浪漫一把。
果然老人了解老人,我悄悄从网上买了几张吊床,预备到那天干活累了,让婆婆和老妈躺在上面享受一下。槐花飘香的季节,劳动之余,陪老人种地,在野外吃饭,一手卷饼,一手卷农耕,这份劳动旅游的文案,皆大欢喜。
马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