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今年我市部分农田玉米种植使用新技术

“北斗+智慧农业”试点进展顺利

  本报讯 (记者 孙向阳) 今年,我市开展全国“北斗+智慧农业”大面积提高玉米单产试点,在玉米播种过程中,大量使用新品种、新农机、新技术,实现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配套,目前,2000多亩试点田玉米出苗整齐,长势喜人。这是记者14日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的。

  按照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北斗+智慧农业”试点工作安排部署,我市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并配套智慧农业技术,推进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带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以我市目前成熟的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全膜双垄沟播+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为基础,使用优良品种,利用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融合其他智慧农业技术,对玉米播种、覆膜、滴灌等过程一体化进行,精准定位,合理密植,水肥一体化,监测自动化,防控无人化,数据智能化,实现大面积增加玉米单产,节本增效,带动增收,形成我省北部地区可复制可推广的“北斗+智慧农业”集成技术模式。

  试点过程中,我市积极推广智慧农业四大系统,应用现代农艺五项技术。其中,智慧农业四大系统包括5G+玉米生产指挥系统、5G+玉米生产管理系统、5G+玉米生产物联网监测系统、5G+玉米农机作业监管系统。现代农艺五项技术包括良种应用技术、精播密植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绿色防控技术、一喷多促技术。我市选择平城区西谷庄村和西韩岭乡北村的部分农田,进行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试点,目前试点田玉米长势喜人,一派生机勃勃。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焦点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文娱
   第08版:电视连载
“北斗+智慧农业”试点进展顺利
82岁赵佃玺入选全国“百姓学习之星”
两期凭证式国债在我市开售
诺如病毒高发 公众要提高警惕
我市命名第三批节水型单位(企业)
科学家精神宣讲进校园
灵丘县石家田乡风筝节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