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走在大同中轴线

魁星楼
代王府
鼓楼
永泰门关城外景

  2024年7月27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中轴线这一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标志性存在受到世人高度关注。作为中国古都之一的大同,古城内外同样存在一条中轴线,它起于城北操场城一带,止于城南商圈,全长约7千米。这条中轴线穿越时空,连接起大同约2300年的城建史,负载着大同厚重的人文积淀。走在中轴线上,文化大同的魅力渐次铺陈。

  1起于平城

  大同中轴线之起始,最早上溯至公元前2300年前,一座叫平城的县。

  平城县,汉置。城邑位置在今天操场城一带。南垣与明代大同府城的北城墙叠压,东北西三面位于操场城城墙遗址处,本世纪初考古发现大量汉代建筑砖石构件,为汉平城县圈定出大致范围。

  设置平城,据考与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有关。西汉初年,匈奴袭扰北边,汉高祖刘邦率大军过句注陉(今雁门关)亲征,来到今天大同市区东北的白登山,汉军被匈奴大军包围,后采用陈平计谋方得脱困。此战之后,西汉朝廷认识到巩固北边的重要性,遂广筑城邑。平城县横空出世,成为两千多年大同城建篇章的起笔。

  汉代城邑规模不大,多呈方形,城墙以夯土版筑,城门外筑有瓮城,城墙上建有马面,增强防御功能。根据汉墓壁画推断,汉代平城县已有平整街道,行政与军事功能区可能集中在西北部,在原大同市粮食局一带。

  从古城北门(武定门)向北徒步至操场城的最北端,距离不算近。考古发现,城址轮廓大致为横置的长方形,东西近千米、南北约600米。如此规模保证了平城县作为地区中心的空间用地。汉初,大同地区设雁门、代郡、云中三郡,后两者郡治所在已明确,唯独雁门郡治尚存争议,一说在今天右玉善无古城,一说就在平城。

  

  2魏都煌煌

  平城县旧址为北魏迁都后所用,公元398年,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从那时起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历代帝王遵周礼、循汉制,打造完美的帝王之都。

  史料记载,当年八月“诏有司正封畿,制郊甸,端径术,标道里,平五权,较五量,定五度。”京邑范围“东至代郡,西及善无,南极阴馆,北尽参合,为畿内之田;共外四方四维八部帅以监之,劝课农桑,量校收入,以为殿最。”

  道武帝初建平城,总体规划遵循礼制,参考汉代长安、洛阳及曹魏都城模式,“规度平城四方数十里”。这一时期主要营建的宫城建筑有天华殿、天文殿,中天殿、云母堂、金华室、紫极殿、玄武楼、凉风观、石池、鹿苑台、昭阳殿等。

  本世纪对北魏宫城遗址考古发掘,初步确定宫城范围在今天大同四中周边。 经过太武、文成、孝文三朝改扩建,宫城最终形成三大宫区格局,包括永安前后殿、太华前后殿(后改太华为太极)、太和前后殿。太极前后殿地处朝堂正中,殿前有新端门、乾元门,成为北魏平城中轴线的北部主要建筑群。向南是中阳门、都街,即今天之武定街一线。

  宫城之外有京城,也称外垣,城内“百堵齐矗,九衢相望,歌台舞榭,月殿云堂”“分别士庶,不令杂居,使作屠估,各有攸处”。泰常七年于京城之南筑郭城,周回三十二里。“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大者五六百家,小者六七十家”。据考,里坊制起源于周朝,城中居民编制称“里”,也称闾。一闾五比,计二十户。北魏建都平城,改里称坊,确定出城市管理单元。坊内建民居,外设坊墙,中有坊门,实行半封闭式管理。

  今天感受北魏平城中轴线,需从武定北路走起,过武定门进古城,经武定街、四牌楼、鼓楼,过永泰街,出永泰门,沿永泰南路至向阳街交汇处,全长约6.3千米。中轴线的南端偏东,建有汉制皇家建设的代表明堂辟雍,为北魏皇帝模仿周礼发布天子诰命的地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东南为至阳位,天子于此发布政令,取意光大四方。

  

  3两京气象

  隋唐五代后,大同为辽金两朝陪都,称西京。西京城建宏大,《辽史·地理志》载:“敌楼、棚橹具。广袤二十里。门,东曰迎春,南曰朝阳,西曰定西,北曰拱极。元魏宫垣占城之北面,双阙尚在。辽既建都,用为重地,非亲王不得主之。”

  成为西京后,城建规模随之扩大。北魏宫城的南部中段墙体被拆,两侧与京城外墙相连,形成凸字形布局,范围相当于今天明清府城旧址和操场城“合并”。城内以十字划分,北部是政治和军事中心,多建官衙军营。金西京城,沿用辽时格局,东、西、南门易名宣仁、阜成、奉天。

  身为两京之地,千年前大同城的繁华宇内驰名。城内商贾云集,店铺林立,除与宋朝交易通商外,还吸引女真、铁骊、靺鞨、丁厥、焉合、波斯等地客商往来,交易物品以茶叶、马匹、铁器、粮食、丝绸为主。发达的经济为西京文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至今中轴线两侧仍留有遗存。最具代表性者为华严寺、善华寺。华严寺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初建为辽国皇室宗庙,地位非比寻常,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保护最完整的辽金寺院。中轴线还有一处重要辽金遗址,即四牌楼东北面的辽金国子监旧址。明代府治记载:“大同古云中地,府县学旧在府治东,即魏之中书学,金之女真太学,辽之国子监也。”

  辽代西京国子监,承担国家科举考试及学监功能,生员为来自西京各地任职的契丹贵族和汉族官僚的子弟,是辽代全国性的儒学教育中心和文化学术中心,在推动民族融合和文化融合方面发挥主要作用。

  

  4大明重镇

  两百年后,辽金的国子监变成大明代王府。那时,北元势力在明军强大的攻势下退守草原,为加强北部边防,明太祖朱元璋命大将军徐达重筑大同城,打造军政一体的边防重镇。时间为洪武五年(1372)。

  徐达所筑大同城仍沿用辽金旧址,周十三里,高四丈二尺。东西南北各一门,东和阳,南永泰 ,西清远,北武定,城上建有城楼,城门外各建瓮城、月城,发挥拱卫正门之用。作为军政要地,官署衙署在城内南北中轴线两侧密集分布,中轴线北段附近,建有总镇署,为大同总兵办公所在。明代九边重镇体系成型后,总兵成为各地军事最高长官,驻在地称为镇城。镇城下有路城、卫城、所城与堡城,分派参将、守备等武职统领。

  有明一代,大同城建始终处于“进行时”。从景泰年间起,东南北三面陆续筑起小城。先有巡抚年富于城北筑小城,“周六里,高三丈八尺,东南北门凡三,东曰长春,南曰大夏,北曰玄冬”。后天顺年间巡抚韩雍筑东小城南小城,各周五里。南小城形状独特,似鹅颈,以致全城俯瞰出现凤凰展翅之姿,故而明代大同城得名“凤凰城”。

  明代大同城内的布局仍以中轴线划分,最终呈现“四大街八小巷七十二条绵绵巷”。四条大街平整宽阔,街中段位置建楼阁,西有钟楼,南有鼓楼,东有太平楼,北有魁星楼,将报时、瞭望、分界、民间信仰等多种功能集成。大街两侧商肆店铺相连,民间大院比邻,繁华气象冠绝北边。时光虽逝数百年,这份繁华仍在今天大同古城内真实触摸。想一览全貌,可登上永泰门先行圈点一番,然后再逐个探访,大同城中轴线的生机活力自会一一展现。

  文/图 

  温鹏毅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主题策划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消费
   第13版:艺苑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档案
走在大同中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