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杨家窑村蝴蝶兰种植基地,基地内共有60多个蝴蝶兰品种,是华北地区最大的蝴蝶兰基地……”在云冈区口泉乡杨家窑村蝴蝶兰种植基地内,主播们正在忙着录制短视频和现场直播。“现在我们蝴蝶兰网上直播每场受众人数在2000人左右,日均直播5小时,每场直播收入达10万元。”杨家窑村乡村振兴直播基地负责人郭琪说。
热火朝天的电商直播正在改变着传统的交易方式,带着杨家窑的鲜花“飞”向全国各地,被广大网友亲切称为“远方的花房”。2023年,该村蝴蝶兰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量的50%。这是杨家窑村大力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成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杨家窑村运用数字化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助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路径,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过去的杨家窑村,村内产业单一,严重依赖驻地煤矿发展集体经济;村里原有的奶牛养殖业和蝴蝶兰种植业发展缓慢,养殖技术与销售渠道传统,产出较少,销量有限。
2018年,随着国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杨家窑村确定了“1+2+N+4”数字化赋能农业发展道路,以数字赋能传统奶牛养殖和蝴蝶兰种植,发展“数字+养殖业”“数字+种植业”。
“1”是指一条思路即数字赋能实施转型发展的思路;“2”是指智慧农业、高效农业两种农业类型;“N”是指发展智慧牧场、智能奶业、电商直播基地、蝴蝶兰“云销售”多种产业;“4”是指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再造农业、发展工业、培育新业、服务民业四业并举。
在牧同乳业生产车间,从收奶、配料、生产、设备清洗到灌装、打包,一条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正在紧张有序地运转着,一筒筒鲜奶“新鲜出炉”。得益于数字化系统的应用,从奶牛养殖到生产加工,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智能化。
“我们引进了新牛智能数字化监护系统,建立了奶牛养殖智慧牧场,为奶牛植入智能化耳标、佩戴项圈,对奶牛进行全方位监测、精准化饲喂。同时引进由瑞典利乐公司设计的全自动中控系统,实现从原料奶到成品奶加工的全自动化,确保牛奶品质。”牧同乳业相关负责人说。
如今,牧同乳业已成为山西省本土自动化程度最高的液态奶生产基地,饲养纯种荷斯坦奶牛突破1.2万头,日产鲜奶140吨,全年总产值达3.9亿元,带动杨家窑村及周边地区6800户农民户均增收1万多元。 本报记者 苑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