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实地调查阶段

掌握新发现文物线索140余条

  本报讯  (记者 崔莉英) 记者近日从市文物局获悉,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到实地调查阶段,10支普查队伍进驻各县区,对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进行复查,同时调查、认定、登记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目前共掌握新发现文物线索140余条,已复查“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671处,调查新发现文物30余处。

  按照国务院印发的相关通知,从去年11月开始,我市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今年5月,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培训班及野外试点普查工作结束后,市、县两级联合组建了10支普查队伍奔赴各县区,深入乡村田间地头进行勘查、拍照、测量等,对文物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采集和登记,做到“应录尽录、应保尽保”。

  我市“三普”登记不可移动文物为3222处,其中古建筑1279处,古遗址1502处,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219处,古墓葬192处,石窟寺及石刻26处,其他4处。

 
     标题导航
~~~2024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决赛今日开赛
大型航空文化活动~~~
~~~
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15日开始报名~~~
~~~
我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进入实地调查阶段~~~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晚报早评
   第06版:社区365
   第07版:焦点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时事
   第11版:文娱
   第12版:消费
   第13版:艺苑
   第14版:户外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创新引领乡村未来
“飞越长城” 在同集结开飞
杨家窑村:“数字”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
我市设两个报考点
谷香四溢庆丰收
掌握新发现文物线索140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