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三分生

  戏要常带三分生,这话出自梅兰芳。

  但梅兰芳所言之“生”,并非指技巧。这话并不是说,学戏只要学到七分,就可上台。十分戏,七分熟,三分生,这并非梅兰芳的话中本意。话中的“三分生”,其实是指心理层面的“生”。

  就技巧而言,唱戏自然得学到十分熟。熟能生巧,巧而生悟。但一个人若总是认为自己已经学到十分,闭着眼也能完美无瑕地走完整个流程,心中容易自满而缺乏上进。久而久之,惰性渐深,麻木而无所悟,技艺上难有寸进。

  技巧十分熟,心理三分生,这是梅兰芳这话的本意。哪怕经年苦练,技巧已达炉火纯青的地步,一旦上了台,心中还是得带着三分生。正因为这三分生,表演者才不敢自满,能虚心打开自己,接受来自外界的意见和感悟。如此一来,才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不仅是戏,其他的表演无不如此。

  成功的表演,不仅有娴熟的技巧,还得有和观众内心的交流和互动。实时的灯光,现场各种环境因素的微弱变化,都是表演者必须感应到的。要能感应到这些,一颗因自大而封闭的心自然无法办到。要将自己身上的每个细胞都打开,仔细感受来自外界的变化,这要求表演者时时保持虚心和警觉。当一个人觉得自己什么都会了,感官容易流于麻木。所以,哪怕带着十分熟的技巧,也得有三分生的心理。

  好的文章,也得带着三分生。

  要写出好的文章,需要长年不辍地练好文字的基本功。有十分熟的技巧,才能下笔如有神。但除此之外,还得留出三分生的余地。有这三分生,作者才不至于流于虚骄自满而难以再续;也因为有这三分生,文章留出了空间,不至于因自大封闭而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技巧十分熟,下笔留三分。这三分留在心间,也就有了日后的更进一步。

  为人处世,亦得留三分。

  善泳者死于溺,缺的便是那三分。一个人,在一个方向走得再远,心间也得留着三分生。十分熟的专业,是努力的结果;三分生的警醒,是日后更进一步的空间。缺了这三分,人便容易因惰性而麻木,最终阴沟里翻船。

  与人相处,三分的空间至关重要。熟极翻脸,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人太熟了,便容易因知根知底而忽略对方的感受,视一切不宜为理所当然。哪怕熟人,心间长存三分生,才能时时刻刻关注对方的感受,倾听对方的心声,这样的关系更能细水长流。

  三分生,是戏,亦是人生。

  ——摘自《思维与智慧》

  □  郭华悦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
   第04版:大同
   第05版:焦点
   第06版:美食
   第07版:消费
   第08版:文萃
这才是该有的样子
磨砖与冥想
三分生
留白
反向攀比
魔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