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市委宣传部指导,大同日报社、大同日报传媒集团制作推出的系列大同文旅推介栏目《相遇·大同》目前已上线14期,栏目立足大同文化根脉、彰显大同城市特色,自上线以来备受关注、好评如潮。近日,栏目在“大同日报融媒视频号”“大同日报抖音号”等平台之外,增设“大同文传”微信公众号与“相遇大同”视频号作为全新窗口,为观众提供更多栏目相关资讯。
“大同文传”是大同日报社、大同日报传媒集团主持运营的一个经典微信公众号,已经存在了十年之久,一直颇受广大市民的关注与喜爱。公众号最初名称为“大同传媒”,2018年更名为“大同文传”,旨在“弘扬大同文化,传播中华文明”。
2019年岁末,“大同文传”发布以“大同新速度”为主题的创意策划。如今5年时光匆匆而过,集大原高铁的开通运营让大同跑出了新的“加速度”,“黑神话·悟空”带来了诸多“天命人”,“佛小伴”成为了备受欢迎的“大同好礼”,小年夜里那场浪漫的烟花向四海宾朋发出了大同真诚的邀约,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积淀正不断喷涌出新的发展活力。我们需要走进这座城市,聆听古老的声音,见证蓬勃的创造。所以,当我们开始以新的方式发现并记录这座城市之时,我们选择再次拾起这个一直致力于传播大同优秀文化的“大同文传”,以初心、以真诚将更好的文旅体验传播给大家。
“大同文传”作为《相遇·大同》栏目的新端口,今后将持续推送栏目视频解读、创作幕后故事等内容,在视频节目之外呈现更多丰富元素。视频号“相遇大同”也将呈现拍摄花絮、节目亮点等精彩内容。
《相遇·大同》栏目自1月3日首期上线以来,已推出了14期节目。从古城墙上畅聊大同风华,到走进街里巷陌细数过往尘烟;从一碗腊八粥开始,赏千年古都灯火璀璨,品非遗年里大同滋味儿。新年已至,《相遇·大同》栏目也将再次踏上行走的旅程,于细微处看到过往,用心探索这座城市,呈现更多“不一样”的大同。
王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