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绽放文博历史风华

——山西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侧记

  本报记者 赵小霞

  由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王朝,其文明背景与汉文化有着很大差异,本以为历史文明会被改写,不料多种文化碰撞形成了文明融合趋势,北魏成为一个辉煌的王朝。如今,大同市博物馆作为这段辉煌历史的承载者,肩负着文化传播与文明传承的重任,不断续写着经典,开拓着更精彩的未来。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职能之一,而如何把历史文明遗迹更好地呈现给大众,与大众亲近,满足人们不同的精神需求,是博物馆策展人需要不断推敲和研究的课题。

  一直以来,大同市博物馆非常注重原创展览的开发。近几年来,他们从大同本地历史文化着手,深度挖掘北魏、辽金历史故事,策划推出了《西京印迹——大同辽金元文物展》《融合之路——拓跋鲜卑迁徙与发展历程》等经典展陈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市博物馆展示的不仅仅是文物,而且叙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博物馆策展人梳理了历史发展脉络,细化了作品展示主题,润色了文物背后的故事,从多个方面增强展览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全面性。

  作为省博物馆协会陈列艺术与展览交流专委会的牵头单位,大同市博物馆不仅仅着眼于本地区的文化传播,更把眼光放长远,与全国不同主题的博物馆,馆馆联动,合作开发,深度策划多种主题明确的原创展览。“博物馆系统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的,了解一个国家需要从博物馆融合开始。同样,了解一座城市也应从博物馆开始。”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果说数字化技术为博物馆展览搭桥,那么策展人就是为博物馆铸魂。在此次省博物馆协会与会代表研讨中,多名文博行业代表都提出,要想促进博物馆的良好发展,必须注重博物馆人才的培养。大同市博物馆为此提出“策展人培养计划”,通过设置课题的形式,激活策展人创新思维,在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不断挑战中,培养一支有能力、有魄力、有梦想的博物馆策展人队伍。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同市博物馆《万木有灵——非洲雕塑艺术展》山西省巡展联展即将开始省内巡展。此次联展旨在进一步搭建省内博物馆之间交流学习的桥梁,让藏在博物馆中的遗产惠及更多群众,以更鲜活的方式展现大同文博策展人的风采,展示博物馆的价值。

 
     标题导航
~~~——第四届中国大同北魏·云冈文化暨第六届全国青年考古学者论坛侧记
~~~本报记者 赵永宏
~~~
~~~
~~~——山西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侧记
~~~
~~~本报记者 赵小霞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综合新闻
   第06版:文旅周刊
   第07版:新闻特稿
   第08版:公益广告
北魏文化对话现代考古
致敬大同考古
我市多件作品入围第三届山西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
云冈区新文街道开展“敬老月”主题活动
绽放文博历史风华
现代戏《忘忧草》在灵丘县上演
专家学者纵论博物馆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