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华) 今年11月,市税务局为超过500户的中小微企业办理了缓缴税费4875万元,有效纾解了制造企业困难,支持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据了解,此次实施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实施阶段性税收缓缴政策,具有惠及范围广、涵盖税费种类多、优惠力度大等特点。凡是销售额4亿元以下的制造业企业,都可享受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和附征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的缓缴优惠,其中销售额2000万元以下企业全部可缓缴,销售额2000万元至4亿元的企业可缓缴50%。
由于煤炭价格持续上涨,大同中车煤化有限公司采购成本大增,资金流开始变得短缺,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压力。正在因资金短缺而一筹莫展的时候,公司财务负责人官玲接到了开发区税务局“装备制造园区秘书”的政策辅导电话,详细地就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缓缴纳税费政策进行了“云辅导”,同时就后续的申报、延期缴纳税款的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进行了个性化服务。
“非常感谢税务部门对我们制造业的支持,延缓政策表面上缓的是税费,实际上却达到了稳预期、增信心、暖人心的作用!”官玲介绍说,公司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通过“非接触式”辅导企业快速享受税费优惠,依照政策缓缴税费合计138万元。
据市税务局副局长李永泽介绍,自政策发布以来,全市各级税务部门迅速成立专项工作协调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多轮次告知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并组织专业团队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诉求,收集纳税服务相关意见建议,准确把握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需求,积极为企业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及时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红利。
“制造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底气,中小微企业则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未来,所以好政策必须快马加鞭落实好,必须全力以赴推进好。”李永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