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高燕) 目前,接种疫苗仍是预防新冠肺炎最经济有效措施。12月8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相比而言,我市老年人群新冠疫苗接种比例较低,存在一定的免疫空白。专家呼吁:新冠病毒属于全人群易感,而老年人免疫功能较弱,更需应接尽接新冠疫苗,适时尽快接种加强针。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老年人大多有基础疾病,从目前全球情况来看,一旦发生感染,发生重症、死亡的风险远远高于年轻人和儿童。目前各国统计的新冠肺炎患者,平均死亡年龄都在70岁以上。国内部分地区的数据分析也表明,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后出现重症的风险明显低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出现重症的感染者90%以上是没有接种疫苗的。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些老年人认为自己不像年轻人经常出门,接触的人也不多,没有接种新冠疫苗的必要;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对接种新冠疫苗有顾虑,担心接种后会有副作用。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只要存在正常的人际接触,就会有感染的风险。随着年轻人接种疫苗比例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即使发生了感染,症状也很轻,当他们回家看望老人,可能存在把病毒带回家感染老人的风险。同时,我国新冠疫苗在境内外60岁以上老人当中的接种数量已超过5亿剂次,新冠疫苗在高龄者接种过程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其他疫苗基本一致,绝大多数表现为接种部位红肿、硬结、疼痛等局部反应,偶有发热、乏力、头疼等反应,大多数是一过性的轻微反应,通常不需要治疗。
市疾控中心提醒,要充分相信疫苗的安全性,尚未接种新冠疫苗或完成全程接种已满6个月的老年人,应抓紧时间去接种第一针或加强针;老年人如有基础性疾病,建议在平稳期进行接种,拿不准时,建议咨询接种医生或者临床医生,评估是否能够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时建议老年人由家属陪伴,并如实告知医务人员健康情况;接种疫苗后,也要和其他人员一样留观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