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董芳) 12月9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按照全省“三年五万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实施安排,我市自2019年起,要利用3年时间组织3800名青年参加就业见习。截至目前,我市已超额完成此项目标任务,使更多青年通过就业见习增强就业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
我市2021年第二批就业见习人员公开招聘工作于近期结束。据了解,就业见习对象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的在晋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和省外山西籍生源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含技工院校高级技工班、预备技师班和特殊教育院校职业教育类毕业生)和中职毕业生;16—24周岁城乡失业青年(含未就业的被征地青年农民、城镇登记失业青年等)。
今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小马,是我市2021年第一批市直就业见习录用人员,从9月开始,进入市医保中心见习。“经过几个月的锻炼,沟通交流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同时也学习到了很多前辈们处理工作的方法,相信这段实习经历必将成为我一生珍贵的精神财富。”在大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见习的小王收获也颇丰,她希望通过一年时间的见习,能进一步明确今后求职方向,从而调整自身定位,避免择业的盲目性。
据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的设立,为离校未就业大学生提供了就业“缓冲期”,以实际岗位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为促进青年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今年,我市深入实施全省“三年五万青年就业见习计划”,将就业见习补贴标准从见习单位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的50%提高到60%,即由财政负担60%,就业见习单位负担40%,给予参与就业见习人员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1880元的基本生活费。且见习单位需按照规定为见习人员购买保险金额不低于85万元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此外,对见习期未满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并按规定给予提高留用率的奖励。目前全市已完成就业见习岗位1210个,超额完成今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