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乡村振兴的双赢实践

——云州区校地合作联建打造美丽乡村综述

  本报记者  宋芳  通讯员  刘富宏

  “十分感谢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为我们村进行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并积极推介引进投资,我们将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美丽乡村魅力,为村民增加福祉。”云州区许堡乡西册田村党支部书记张春雪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这是该区扎实开展校地合作、联手推进乡村振兴所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今年以来,云州区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抓手,紧密结合全区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通过内引外联广开合作门路和项目,现已与全国10所大学建立了校地合作联建关系,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1个,签订合作协议、项目合同10项,创建合作基地5个,不仅丰富了大学教学的实践课内容,也为培育全面适用人才打开了窗口。云州区瓜园乡园沃合作社与山西农大对接,开展黄花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发,建立20亩的黄花种植示范基地,并全程跟踪。山西民之源黄花食品有限公司与山西中医药大学就黄花饮料、茶配方进行研发合作,开发了“天下大同”系列功能饮料。大同冰华食品有限公司与山西农大功能食品研究院合作,开展黄花成分检查检验及功能食品研发。中国农业大学与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在云州区建立70亩有机旱作农业产业技术实验站,开展优质高产谷子研究。这些合作为全区乡村振兴的黄花产业链延伸、巩固、发展、壮大提供了科学化、现代化的支撑。同时,该区还与北京大学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每年组织师生来进行社会实践,今年,北京大学在坊城新村建立了“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西北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高校师生陆续来云州区开展时政教育课程。与此同时,该区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吸引大学生实习实训。山西宜发同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山西大学合作开展“悦·黄花”项目,由公司提供黄花产品,学生以及项目参与人员开设网站进行网上销售,在校内和社区分别开展布展和试吃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扩大黄花的市场占有率。北京大学城市环境学院组织师生到许堡乡、桑干河、册田水库、大同火山群等地,深入考察当地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演变情况。实习实训为校地培育人才提供了广阔天地,丰富的创业实践激发了大学生奔赴基层创业的热情,一些大学生表示,毕业后有意愿来云州区工作,在基层建功立业。

  依托优势企业与高校开展智库合作。区中农阳光有限公司与中国农大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动物科学学院、园艺学院专家团队分别就黄花加工与食品生物技术、家禽育种和健康养殖、园艺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进行合作;与中国人民大学农村经济与金融研究所就数字乡村下农村金融服务进行合作。智库合作将对校地人才储备、技术应用、推广实践起到积极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向高层次推进。今年10月,清华大学同意在许堡乡西册田村建立乡村振兴工作站,该村成为清华大学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和劳动教育基地。同时,清华大学与该村签订了《云州区西册田村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合同》,完成了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基础设施、景观系统乡村旅游发展等具体内容的全面规划,并依托清华大学的影响力,为该村牵线搭桥,引进一批有识之士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打造美丽乡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春雪高兴地说:“大学为我们提供服务,我们为大学提供实践舞台,我们这是双赢、共同发展。”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综合新闻
   第04版:广告
探寻幽幽古迹 感受岁月积淀
全市贯彻《山西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条例》暨工作推进会召开
快板宣讲接地气 全会精神进社区
图片新闻
文化场所多措并举筑牢防疫屏障
60名天镇学子反哺家乡振兴
市委政法委“四项机制”护航民营企业发展
本市手工艺人以“虎”为元素争相亮绝活
“雁云白羊”新品种培育座谈会举行
我市跨年消费“热气升腾”
灵丘县举办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训班
乡村振兴的双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