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何嫱) 作为全省村(社区)“两委”换届试点县,广灵县圆满完成换届任务后,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后续工作,努力为基层干部搭建好平台,夯实全县乡村振兴基础。
稳步交接,传好“接力棒”。广灵县委组织部联合8个乡镇党委成立8个督导组,督促指导村(社区)“两委”新老班子交接工作,重点做好“两委”公章、档案资料、办公场所、设施设备及其他遗留问题移交,稳妥保持村级工作连续性和实效性。各乡镇通过举办荣退仪式、落实生活补贴等措施,做好离任落选人员思想疏导和关怀帮扶。同时,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史馆等场所制作离任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履职业绩墙”,树立先进榜样。聘任有能力、有威望的离任落选人员担任乡村振兴顾问,持续为村(社区)发展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发挥余热。
强化培训,夯实“基本功”。换届完成后,该县通过开展专题培训班提升新任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能力素质,依托县委党校、“三晋先锋”等教培平台,广泛开辟线上学习、专题讲座、技术培训、榜样教育、廉政警示“五大课堂”,实现立体教育全覆盖。与大同开放大学合作推进“农村千名干部学历提升工程”,将363名在任村“两委”干部纳入提升范围,到2023年底,所有村“两委”委员学历提升到中专以上,“两委”主干学历提升到大专以上,实现能力、学历“双提升”。
优化待遇,排除“后顾忧”。村“两委”换届完成后,该县组建成立8个“退出安置小组”,打通“责令退”“依规退”“让贤退”3条退出渠道,对“让贤退”的23名村干部,全部延长保留现待遇到2026年;对“依规退”的41名村干部分别采取企业返聘、务工输出等方式稳妥安置,确保“人人有出路、安置全覆盖”。对全县“一肩挑”“两委”主干落实“基本报酬+三项保险”的综合保障机制,从全县129个行政村的883名村干部中,择优推选44人,比照企业职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推行村干部“职业化”管理,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