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刘玉高:一次难忘的出国学习经历

  本报记者 韩云峰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打开了尘封几十年的国门,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国大地开始逐渐复苏。

  彼时,同煤集团的前身大同矿务局只有13座煤矿,零散分布在大同地区口泉沟、云冈沟的山洼里,开采方式也只是刚刚由炮采转变为简单的机械化开采,机械化程度较低,高产高效更无从谈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不久,大同矿务局就派出一支学习交流团,走出国门赴日本学习当时先进的综合机械化采煤技术。时任大同矿务局云冈矿技术员的刘玉高是这个交流团的其中一员。“当时国家从日本引进了8套采煤设备,分配给大同矿务局两台,分别落户云冈矿和晋华宫矿,交流团就是由这两个矿的16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刘玉高回忆说,“当年我们在日本的设备制造所实地培训了1个月,学习采煤设备安装调试,在日本一处矿井实践培训了3个月,专门学习现代化矿井的管理方法,这为日后大同矿务局实现机械化采煤提供了重要保障。”

  随着“引进、吸收、消化”先进采煤设备的深入,综采设备在大同矿务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产量逐年攀升。

  1979年,挖金湾矿产量达到329万吨,成为大同矿务局产量最高的矿井。与此同时,煤峪口矿、雁崖矿、晋华宫矿的煤炭产量也实现了翻番。这一年,大同矿务局煤炭产量迅速攀升至2400万吨,位居全国煤炭行业榜首。

  时至1985年,大同矿务局在没有增加新井的情况下,产量达到3000万吨,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为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发展、能源供应作出了重要贡献。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报道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要闻
   第07版:特稿
   第08版:走进云冈
大同矿务局:沧桑巨变展新颜
大同矿务局大事记
刘玉高:一次难忘的出国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