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地生绿金,铺就兴农路。
元宵节前夕,记者来到左云县管家堡乡保安村,与村民刘存叶聊起来。据他介绍,保安村共有5909亩地,绝大多数是旱地,种植谷子、黍子、豆类、马铃薯等是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因该村耕地用的纯天然农家肥,所以产出的粮食是绿色产品,非常好卖。管家堡村宏丰康农牧合作社的小杂粮加工厂里,工人们正忙着给小米称重包装,合作社负责人赵有平盘着账目,为开春生产做计划,“我们去年种的油菜花,周边产品销量不错,今年会继续扩大种植面积,谷子、豆子也想多种些,把合作社里的机械充分利用起来。”赵有平说。
近年来,左云县管家堡乡大力推广种植马铃薯、玉米、谷子和黍子,通过有机旱作为当地农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长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左云县马铃薯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位于管家堡乡西南部的陈仓窑村。说起合作社攒的家当,负责人张从兵娓娓道来:“目前,合作社有各种试验仪器设备及农机具60多台(件)、微型薯种植基地500亩、原种种植育基地3个、日光温棚6栋、4000立方米的马铃薯贮藏窖1个,已整合周边村的耕地2700亩,实力雄厚。”通过全程机械化、标准化生产作业,该合作社已形成马铃薯、小杂粮种植加工一条龙式的产业链,成了带动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支柱企业。
2021年,管家堡乡将特色种植业与旅游业相结合,给予有机旱作全项目补助,在长城1号旅游线上创建了5个有机旱作千亩示范片区,其中,保安村分别有谷子和黍子两个千亩片,黑土口村和东辛庄村为玉米千亩片,长丰马铃薯种植专业合作社为马铃薯示范片区。结合本地实际,管家堡乡在有机旱作片区主推绿色增产技术,突出抗旱节水、保墒保苗,严格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详细记录生产档案,实行标准化生产。经过项目实施,该乡已被评为有机旱作农业整体推进示范乡,成为推动左云县传统耕种向有机旱作农业转变的样板,也充分显示了有机旱作的经济带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