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新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引导的几点思考

郭 栋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各种智能手机应用系统有所创新,内容也在不断更新。

  当下,在新媒体井喷式发展的背景下,在互动性占一定优势的新媒体中,信息交互传播成为主导方向,但由于其即时性强、自由性高、开放性广、辐射面大等特点,也使得这一领域的信息繁杂。特别是短小视频的兴起,极大地增强了网络内容创作生产与传播力,新媒体网络技术不断更新,导致网民群体跟随媒介“新规则”演化出的舆情也在加速改变,这对当前舆论引导工作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一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谈几点个人认识。

  一是在舆论辨识分析上的思考。当前,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传播方式不断革新,日新月异的网络发展时时改变着舆论生态和传播规则。在各种思想观念的交锋交汇中,舆论呈现出碎片化、无序性的特点,在海量的信息内容中,逐一验证辨识信息难度很高,且众多领域都存在诱发突发性舆论事件的潜在风险。

  为此,怎样加强舆论辨识,成为各级舆论引导工作者首要解决的问题。这里结合笔者的工作实际,提出两个方面的参考意见。一方面是增强逻辑判断能力,特别是浏览网络信息时,对热点信息主观臆断性的“一面之词”要有较高的判断力,能够识别合情合理合乎逻辑的表述,尤其是对事件、信息的敏感表述和诱导性思维,加以客观精准的判断,这样才能识别信息内容内在的因素和问题,这是做好舆论引导工作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对网上事件、信息的追根溯源,不能只对一篇相关报道加以判定,还需关注其他渠道内容,结合既定的舆论规律,形成综合判断,从事件的走势和发展方向上,推断事件的热度和发酵走势,从而能够专业性地把握和掌控网络舆情。另外,对一些正面报道中的“标签化”“符号化”的现象要加以重视,还有在追踪热点事件时也要对相关动态引起高度重视。再有就是对不同的价值观也要有深刻的辨识和认知,从而得出理性客观的判断。

  二是在敢于善于正面发声上的思考。敢于善于及时发声,正面突围,正确引导,才能正视听、明是非,促稳定、利发展。

  敢于发声是针对错误言论、不实信息,主动发出的权威性回应,重点在于把握好“时度效”,盯紧舆论事件走势,关注网民意见,参与事件处置,回应热点问题,包括第一时间在有关平台公布调查处置结果。

  另外还需加强互动交流,尤其是在应对舆论发酵产生的突发性影响上,要做到胸有成竹,有序指挥,上下协调,防疏结合,引导公众健康理性表达意见,让发声内容更贴近受众的立场、思维习惯和情感取向,从而得到正能量“粉丝”的拥护,不断壮大引导力量。另外要充分用好社会资源,借助媒体正面力量,以从容、权威、可信、友善的形象示众和维护公信力,从而赢得网民大众的信任和支持。还要学会与媒体记者、自媒体运营团队交友,广泛借力用力,便于当事人在第一时间亮出观点、抢占先机,共同策划、调剂原料,多向发声,有效疏导。再有就是紧贴当前中心工作,瞄准社会群众关注的焦点、抓紧抓住当前工作的节点,研判分析网络传播的热点,在正面发声方面充分发挥宣传工作者的引导作用,回应社会关切,回应媒体关切,回应大众问询,把握网民心理,精于换位思考,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保稳定的立场,自觉学习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熟练掌握本部门本地区的政策法规,以坦诚开放、理性平和、简明朴素的话语,让发布的信息可信、可用、可亲。只有遵从网络传播规律,掌握网络传播技巧,才能借助网络传播的增量变为事业发展的变量,从而获得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三是在引导大众理性表达上的思考。面对更为年轻的网民群体,应改变说教式宣传形式,以年轻人喜爱的方式方法去引导表达,在潜移默化中传导社会核心价值理念。同时要站在网民大众的立场去思考,要充分掌握其不同的心理,立足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达形式,通过有温度、有情怀的“网络语言”,准确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另外,还要发挥媒体的带动作用,率先示范理性发言,占据主导意见范畴,引导网民关注事实、克制情感,引导行业担起责任、正面发展,帮助大众认识和传播流量回到“正确的轨道”。还要充分重视社交媒体中不同圈层的受众诉求,灵活把握回应角度和回应方式,充分利用发挥好大众心理,发挥好人数优势,增加舆论引导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凝聚广泛的社会共识。要充分站在网民立场和角度去思考,平时积极参与各类话题讨论,保持理性思维但不僵化,保持清醒头脑但不教条,保持有效说服力但不“鸡汤”,善于挖掘可用素材,去引导舆论,澄清谬误,化解矛盾,并获得大众信赖。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互动平台将会越来越拉近网民时空距离,瞬息万变的网络舆论场也会对今后的舆论引导工作提出更高要求,也会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提出更大挑战,我们只有用心琢磨、勤于思考,努力学习,广泛实践,积极应对,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更新理念,持续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和引导力。

  四是在壮大正面舆论空间上的思考。在自媒体时代中,微信、微博、小视频中很多新闻素材的一手资料,往往来自于非专业人士,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增多,碎片化信息繁杂多样,背后是“全民皆上网”的规模化推动形成。网络空间的背后是亿众网民,空间如果以“亿”为单位量化,那么舆论场的正负空间则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由此可见,壮大正面舆论空间的同时,也是在压缩负面舆论空间,这对于改善舆论生态环境,推动网络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有深远意义。

  我国有关机构在2月份发布的一份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上网人数达到了10.3余亿人,而手机上网人数近乎相等,使用网络的人数普及率为73%。如此众多的网民造就了繁荣的互联网生态,因此要用好手中“报、网、端、微、屏”各种资源,积极抢占舆论空间,引导网民大众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站在事关国家大局的广角上正确看待客观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传播传导流程优化、官方新媒体平台再塑等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机整合,重点围绕大众舆论导向、网民思想引领、传统文化传承、线上服务群众等理念传播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安全发展观、网络强国的基本需要等融会贯通,潜移默化地引领网民大众思维和情绪,使主流媒体观点不断渗透融入到基层各个领域,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挥出主流媒体舆论压舱石优势、社会黏合剂效应、价值风向标作用,积极主动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特色,有效维护我国政治安全和文化安全,合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共同塑造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作者单位:晋能控股煤业集团舆情中心)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理论
   第07版:特稿
   第08版:走进云冈
郭 栋
做好工会理论研究工作 助推企业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关于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