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栗毓美,从历史深处走来

史涌涛

  1840年,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分界点,因为一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以此分野,开启了近代史的篇章。那一年,是清道光帝执政的第20个年头,这位颇思励精图治、振衰除弊的皇帝,虽试图整顿吏治,并以身作则遏制奢靡之风,却又因循守旧、拒绝变革,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表面上的大清似仍处盛世余晖回光照耀之下,却已危机四伏。

  那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令朝野为之痛悼的大事,任河道总督五载时年63岁的栗毓美,在河南治黄现场溘逝,殉职于任上,令举朝为之惋惜。道光帝痛失良臣,表示“殊堪悼惜”,悲痛于“栗毓美办事实心,今朝病故,诚为可惜!临终无亲属一人在侧,尤为可悯”。而远在广东严禁鸦片的林则徐闻讯叹曰“北流不复,永式栗公”,一直将栗公引为知己的林则徐亲自为栗毓美撰写了墓志铭,称赞其“帝任之专,公肩之力……五载试行,厥功已丰”。道光帝则为表达心中对这位治河卓有功绩的肱股之臣的哀思与敬重,赐谥“恭勤”,晋太子太保,诰授光禄大夫,后经同治光绪两朝敕封为河神“栗大王”。

  自清嘉庆七年(1802)以拔贡考授河南知县,辗转多地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等职,直至殉职于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任上,栗毓美已去乡38载。他的突然去世,让其治黄所在当地百姓无限痛心,当其灵柩由河南运回家乡山西浑源时,百姓沿途哭拜者千里不绝,沿河百姓为其建庙,将其供为“河神”,至今,山东、河南不少州县还保存有“栗大人庙”。栗毓美魂魄安于桑梓,“御赐祭葬”,这个规格远超于总督甚至亲王的陵寝,是那个时代以国家的名义给予一位能臣廉吏最大的尊崇与致敬。而栗毓美的道德风范与人格魅力,显然担得起这样的尊崇。在浑源,栗毓美墓不仅为当地留下了一道动人的人文风景,成为县域内七处国保单位之一,更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如今,每年端午节,全城老少倾城而出,佩带香囊,怀着景仰的心情缅怀栗公,以恒山人祖祖辈辈崇尚美德的优良传统,形成祭祀和弘扬高尚情操的民俗传统文化。

  近年来,因种种机缘,笔者曾多次参谒栗毓美墓,每一次都备感对其愈了解愈敬重。当步入这座规制非凡、松柏蓊郁、庄严肃穆的陵园,怀着景仰的心情走过护陵石像分列两侧的甬道,跨过玉雕延泽桥及三门石牌坊,凝思镌于汉白玉牌楼两侧的对联,“伟绩著宣防传列名臣瑶阙星辉分昂毕”“巍阶尊保傅神安永宅玉华云气护松楸”,感受后世对栗公伟绩的敬仰,在威严庄重的云翅华表下,仰望在永怀堂内正襟安坐的栗毓美塑像,试图穿越180余年的历史岁月,走进这位在为人与做官上均保持超高道德自律的旧时官吏之内心,对这位乡贤楷模尤感可亲可敬。

  以后世眼光视之,栗毓美在道德标准、精神风范与人格魅力上均堪称典范。其“性廉介、寡嗜好”,不苟且流俗之风,是为士人楷模;其“尽心民事”“察吏安民”之秉公执法业绩,是为恤民良吏;其抛砖筑坝治黄卓著功绩,是为水利专家;其力主并力行禁烟实绩,是为爱国志士;其家国情怀与爱民挚情,在身上得到最好的投射与展现。但笔者认为,“能臣廉吏”四字,最能代表栗毓美之德范功绩,其“秉性刚正”“诚意勿欺”“廉介自勉”“清慎勤明”之做人兼为官之道,历180余载岁月,仍熠熠生辉。

  笔者常思,栗毓美生于吏治腐败成风的清代晚期,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持其始终秉持当初许下的“以洁己爱民济之,以勤慎持之,以恒久实心实力,不敢苟且随俗”为官之道?栗毓美,字含辉,号朴园,从其文风雅致的名号即可看出儒雅家风的印迹。生于钟灵毓秀景色优美的恒山脚下,以灵魂内在的辉光照耀人生的行旅,保持质朴而高贵的品格,如此的清雅与质洁正是栗公一生品行的写照。“恒久北岳,厚道浑源”是如今浑源的宣传口号,笔者想,若以毓美、含辉、朴园命名县内道路亦是极好的,既是对杰出乡贤的礼敬,更是对“恒”与“厚”县域文化内涵的弘扬。

  栗毓美的人格养成始于家风,其出身传统的耕读之家,颇有家学渊源,曾祖父为读书人,注重道德修养而不张扬,爷爷爱读书,乐善好施,父亲历任榆社县教谕、介休县训导。其就学于浑源县四大书院之首恒麓书院,天资早慧,志在圣贤,除接受传统的儒家教育,也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步入仕途的栗毓美将清正家风继续光大弘扬,始终公私分明。栗毓美有两子,长子栗煊与次子栗燿。据载,嘉庆十八年,栗毓美奉檄代理西华县,到任后,正逢早霜,他当机立断,开仓赈济,此时正赶上次子患脾弱症且身体瘦弱,医生嘱咐需用斗余陈仓米煎汁和药治疗,长子请求他带些陈仓米给弟弟治病,栗毓美斥责“仓米岂可颗粒入私”,并训示儿子要谨慎、勤勉、清正、廉洁。后来,在长子赴任知府时,他写信告诫儿子,作为人臣首先要考虑如何勤政爱民,而不是个人得失。而这份清介自守在栗毓美身后得到真实的展现,其殉职任上后,同僚整理其遗物,发现官邸别无长物,只有两柜书,进而了解,得知其在家乡仅有40亩地,并仅有旧屋一区而已。

  自25岁去乡从仕,栗毓美从知县,到历任知州、知府、布政使等职,职位不断升迁,其始终秉持初心,体恤爱民,清廉如一,留下许多为后世称颂的佳话,不胜枚举。道光十五年(1835),栗毓美被委以重任,任河南山东河道总督、主持豫鲁两省河务时,在很多官场同僚看来,这可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肥差”,而时年58岁的栗毓美深耕官场多年,似已近急流勇退之年,到了有所“收获”之际。清代,由于治黄工程的常态化与复杂性,每年全国一二成财政收入,都不得不花费在这里,让治理黄河成为一个巨大的利益场。魏源《筹河篇》中有河工是“国帑之大漏卮”的感叹,因当时治河修防工程的随机性与复杂性,以及难以核查的特点,河工的侵贪成为难以治理的顽疾。由于层层盘剥,水利工程款大部分都被侵吞,从河督到属吏,不少官员骄奢淫逸,贪赃枉法,腐败尤甚,一众官员迎合追求奢靡之风,讲排场,图享受,其饮食、衣服、车马、玩好之奢,令人咋舌。清人所撰《水窗春呓》中“河厅奢侈”,从玩、穿、吃、住、藏等几方面详细描述了当时治河官员贪腐猖獗、令人震惊的奢侈生活。

  但栗毓美显然有与众不同的追求。他自奉俭约,在上任河道总督之初,即立即裁减自己衙门的供张浮费,并严饬道厅崇俭黜华,亲率文武官员辛勤公事,慎事修防,令河督风气为之一新,治黄局面大为改观。在治河过程中,栗毓美通过实地踏访,广为求证,发明了更省钱、更有效的抛砖筑坝法,五年间为朝廷节约治黄费用150万两,更深切体现了他内在的事业心、责任心与创新精神。而栗毓美身为二品大员,亦身体力行,身先士卒,始终奋战在治黄一线,史载其“未署披衣,中宵索烛,几乎寝馈俱忘”。笔者时常掩卷脑补栗毓美以六旬之躯,以河道总督之尊,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打着赤脚,尽职尽责,呕心沥血,率兵民治河抢险的惊心动魄场面。而他更用榜样和精神的力量予民以信念信心,给民以情感慰藉,树民以精神支柱,成为百姓心中的“河神”,终让桀骜不驯的黄河为之驯服,在其治黄期间,黄河再无大患。直到他忧劳过度,遽然殉职于治黄任上。

  夏日的细雨中,笔者再度来到栗毓美墓参谒,备感清气满园,宁静肃穆,凝望栗公塑像深邃的目光,笔者想,恰如其故去年份的隐喻,一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那个体制腐朽吏治腐败的王朝走向没落的命运,但他用自己的为官风范与人格力量树立起一道令后人仰止的丰碑。人心有知,天地可鉴,一个人清慎勤明的情怀坚守又能改变许多,让民心凝聚,让黄河驯顺。

  这片土地何其厚道,培育出如此德能勤绩廉俱佳的卓越子弟,背后的恒山如此磅礴,守护着这位能臣廉吏的忠骨安魂。栗毓美生前离乡宦游38载,史料鲜有记载其回乡省亲的细节,但他始终情牵这片故土,浑源曾在1832年与1836年两次遭受旱蝗大灾,栗公均捐廉助赈,先后捐银达1万多两,为了家乡救灾,他几乎倾家荡产。在他身后,更为这片土地留下格外丰厚的人文遗产,让后人瞻仰景仰之余,备感其人格光辉依然照耀世间,传统智慧仍可滋养当下,历史经验足以予人启迪。

  栗毓美,从历史深处走来;河清海晏的故事,值得经久传颂。

 
     标题导航
~~~史涌涛
~~~刘富宏
~~~
~~~袁秀兰
~~~梁鸿彬
~~~杨树林
~~~侯建臣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云冈副刊
   第04版:公益
栗毓美,从历史深处走来
读书的检讨
山环水绕
远方(外一首)
母亲
湿地小景
租(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