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曹飞) 平城区卧虎湾街道自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以来,按照“全员、精准、有效”的目标要求,聚焦干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创新探索“3+3”家庭党校新模式,以家庭为载体,拓展党性教育平台,着力激活基层“动力源”,赋能基层治理能力提升。
构建“三种模式”,扩大党性教育覆盖面。一是以家庭相邻、生活区域相近的党员形成邻居模式课堂,突出“邻里互助”效能,发挥“小党校大课堂”作用,增强组织活力。二是以兴趣相同、爱好相似和志向相仿的党员形成喜好模式课堂,突出“公诸同好”效能,凝聚社区党员、在职党员资源,扩大活动范围。三是以职业相近的党员形成从业模式课堂,以此加强行业交流及互动,突出“蜂舞效应”,推进辖区党员立足工作岗位,发挥行业特色,强化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的思想认同。
依托“三种方式”,丰富精细服务供给面。一是电影教学。收集有教育意义的红色电影,分发给各“家庭党校”,以户和小区为单位进行巡回播放。二是书报选学。街道党工委为各社区分别配置了党报党刊、政策法规、人文社科等各类书籍,可供“家庭党校”成员根据群体需求自行借阅选学,以提升党员自身素质。三是送书上门。针对辖区部分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社区支部定期组织年轻党员志愿者进行走访慰问,通过开展“党员心声大家谈”,老党员讲经历,青年党员谈感想,在交流中互相学习提升。
推行“家庭党校”旨在扩大党员教育的新阵地,满足碎片化学习的新需求,提供精准服务的新平台,延伸社区党组织对党员教育管理的触角,发挥党员干部与群众密切联系的优势,构建基层治理中共治共享的大众普遍认知,有效提升协同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