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空明月悬,又是一年中秋至。
今年的中秋节巧遇教师节,一大早就收到学生的微信祝福:老师,中秋节和教师节快乐!温情顿满心怀。身在异地的我,本该与家人合家欢聚共赏秋月,却因为疫情,无奈之下,只能独处异乡,思乡之情再添几分。
中国人的乡土情结特别浓厚,在远离故乡的游子心里,故乡那一轮明月,承载了太多美好的回忆。每逢佳节,人们总喜欢伴着一轮明月,细细品味这亘古不变的月色印记。那一轮明月,从古到今,圆了又缺,缺了又圆,总是给人以美好的向往,无论是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还是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都传递着对亲人和故乡的思念,给中秋节赋予了更深的文化内涵。
秋风带着花香不断地袭来,我独自坐在书桌前,翻开季羡林先生的散文集《忆着烟村旧风景》,书中对故土的眷恋之情,让我再次平添一抹相思。
季羡林先生的童年生活条件很差,却是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候。六岁以前,屋后的苇子丛是他淘气时的避难所,也是他的乐园。有一次他偷吃了面饼,母亲追到芦苇坑边,他跳进水里,一边吃一边笑着对母亲说:“反正你又下不来。”儿子在水里笑,母亲在岸上笑,这一幕是如此动人而又如此珍贵。
没有离开过故乡的人,永远不会懂得乡愁是一种什么滋味,也永远体会不到离去时挥手道别的相对无言。故乡,是无论走到哪里,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心头最牵挂的地方。就像季羡林先生书中所言,即使到了耄耋之年,对离开几十年的故土,依然怀着难以言说的牵挂和惦念。
忽然想起了小时候过中秋节,我和妹妹围在桌边,等待母亲分月饼,厨房里不时飘出猪蹄浓郁的香味,我悄悄地溜进厨房,趁着父亲不注意,拿起一块刚出锅的猪蹄就吃,父亲转身看到,急忙大声喊:“馋丫头,烫啊!”我全然不顾,快速将猪蹄放进嘴里,却被烫得连连跳脚,哈哈大笑。母亲招呼着吃月饼了,我掰开月饼,问母亲:“它像不像弯弯的月亮?”母亲一边收拾着桌子,一边笑着说:“你看看今天的月亮像啥?”“大圆盘”,我脱口而出。母亲笑得更开心了,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丫头会比喻了啊!”母亲是小学数学老师,却是我的语文启蒙老师,我的第一篇日记就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完成的,还被当成范文在班里宣读呢,后来自己选择当老师,其实也是受母亲的影响。如今我也过了知天命之年,发现曾经的童年时光其实是一生中内心深处最坚实也最柔软的地方。
月亮渐渐地爬上了枝头,我拨通了母亲的电话,还没开口,就听见母亲说:“丫头,节日快乐啊!”我哽咽着,怕母亲察觉到,赶紧回话:“妈妈,你也节日快乐!吃月饼了吗?今年我回不去,想您了,我送您一份特殊的节日礼物,为您唱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们娘俩‘云团圆’!”电话的那头飘出母亲轻轻的和声……
对我来说,不管走多远,走多久,故乡的明月,母亲的疼爱,永远是心中不变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