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任国鹰是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多年来,她主持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19件、修订36件、废止13件。这一部部法规,都凝聚着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的智慧和经验,为全市高质量转型发展保驾护航。
在工作中,任国鹰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保护的立法权限,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化精细化立法,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逐步走出一条具有大同特色的地方立法新路。
求同存异、突出特色、协调互补……去年4月至9月,任国鹰精心组织、主动协调,会同朔、忻两市先后开展四次联席会议,研究制定了《桑干河、大清河流域市市协同立法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了市市协同立法联席会议机构。去年12月9日,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大同市桑干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大同市大清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两河”条例的制定出台,是我市在协同立法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也是建立跨行政区域流域协同共治的有益探索。
“今后,我们将聚焦重点领域,突出地方特色,围绕历史文化遗产、文物古迹等抓好资源保护类立法,围绕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等健全生态环境领域立法体系,围绕社会治理和民生保障需要完善城乡建设与管理领域立法体系,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任国鹰表示。 本报记者 何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