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温暖的目送

刘云燕

  年少时,读朱自清的《背影》,其实是不能完全理解其深意的。

  作者写道:“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当时想,父亲送儿子是一件太过于平常的事了。直到为人母,也经历了一次次的目送,才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我的儿子慢慢长大,第一次看他离开我的视线,是他要独自去找其他的小朋友玩。那个孩子的家离我们不远,儿子执意要自己去。我不放心,站在窗台上,看着小小的身影下楼,朝着远处走去。我看着他的背影,儿子回过身扬起头,挥舞着胖胖的小手,朝我说:“妈妈,我一会儿就回来。”然后,开心地朝着前面跑去。那可爱的小身影,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里。从那一刻开始,我知道,儿子慢慢地有了自己的世界,而我也会一次次地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到了高中,儿子开始上寄宿制的学校,刚刚入学时,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这时,我就努力地陪伴着孩子,给他鼓励,给他安慰,帮助他勇敢地去尝试新的生活。儿子慢慢地开始坚强,从最初的恋恋不舍,到后来的自信满满。

  每次去送儿子,我都拉着他的手,走到学校门口。儿子每次都是背好自己的书包,然后大声说一句:“妈妈,我回学校了。”然后,大步流星朝学校里走去。我只能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孩子居然没有回过一次头,似乎想好了,就勇敢地向前走。其实,内心中多希望孩子可以回个头,让我再挥挥手。可是,我又担心他的不舍,会让我难过。

  就是如此复杂的心绪,看着孩子一次次地离开。就像龙应台笔下的《目送》,我和儿子的缘分就是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不必追,不必落寞。

  作为女儿,回娘家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儿。每次回去,妈妈必然要准备丰盛的美食,嘘寒问暖,仿佛四十多岁的女儿,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每次我要离开时,妈妈必要送我去车站。每次拒绝,妈妈总是笑着说:“正好我也遛个弯儿。”拉着妈妈的手,多少次走在这条熟悉的小路上。妈妈的手,依然那么柔软,仿佛我就是这样,拉着妈妈的手长大。到了车站,妈妈总是嘱咐着:要小心。等到我上车,她还要跟在后面看看,我是否有座位。待车缓缓离开,我看到妈妈的背影,再想起朱自清笔下父亲的背影,鼻子突然酸酸的。不禁想,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情感。

  也许,我们和亲人之间的浓情都凝聚在每一次目送上,那目送中充满了关怀,充满了温暖,也充满了幸福的味道……

 
     标题导航
~~~米丽宏
~~~赵文新
~~~
~~~袁秀兰
~~~陈晓晖
~~~蔺丽燕
~~~刘云燕
~~~杜明芬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云冈副刊
   第04版:公益
大地知秋
身边的月亮
山水如画
叮叮当当的月光(外一首)
夜里的山
温情的“土特产”
温暖的目送
做个烟火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