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西汉时期“白登之围”后的民族融合

栗培林

  在古都大同明长城旁的马铺山上,有一处古战场遗址,即“白登之战”遗址,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1993年,大同市人民政府在此矗立一座“汉阙式”碑亭,碑文详细记述了“白登之围”两军对垒奋战的情景。“白登之围”之后实行的胡汉和亲政策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意义重大。

  一、“白登之围”

  据《史记》《汉书》《北游录》《皇明经世文编》等史料记载:西汉初年,匈奴族利用秦汉更替、中原纷争之际,重新占领河套地区,匈奴首领冒顿单于凭借30万骑兵的威力,经常骚扰西汉边境地区,破坏生产,掳掠百姓为奴。

  公元前201年9月,冒顿单于率兵围攻马邑(今朔州市),韩王信投降匈奴,并与匈奴联合南下攻汉。公元前200年初,刘邦得知匈奴进攻晋阳(今太原市),亲率32万大军迎击匈奴。冒顿单于利用刘邦急于获胜的心理,伪装失利败走,引诱汉兵追赶。在佯败过程中,冒顿单于故意将精骑隐匿,将羸弱之兵显露在外,骗得探子回报刘邦相信,遂不顾一切地率领先头部队快速向平城(今大同市)方向追击,和后面的大部队失去了联系。当刘邦到达白登山时,冒顿单于下令10万精锐骑兵设伏将刘邦及先遣队伍团团围住。匈奴骑兵西面是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几次突围未果,被匈奴围困了整整七天七夜。当时正值数九寒天,风雪交加,汉军士兵被冻掉手指头的就有十之二三,形势十分危急。这时,随军的户牖候陈平进献奇计,用厚礼暗中贿赂单于的主妻阏氏,阏氏便向冒顿进言解围。加之韩王信的部将王黄、赵利未按约定日期会合,唯恐有诈。又汉军大部队临近,冒顿便听信阏氏之言将包围圈解开一角,汉军才得以脱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

  二、和亲融合

  汉高祖刘邦从平城归来之后,向建信侯刘敬询问对策。刘敬回答说:“天下刚刚安定,士卒疲劳于连年征战,不可以用武力去征服。冒顿杀死父亲,自立为王,不可用仁义去劝说,只能用计谋使他们的子孙永久称臣”。高帝急切地问有什么好办法,刘敬回答:“如果陛下真能够把大公主嫁给冒顿单于,立为阏氏,生下儿子必定立为太子,将来会继承王位。这样的话,冒顿活着身为女婿,冒顿死了外孙继位单于。每年按时赠送些匈奴稀缺的厚礼,借机向他们说服劝告,不战而使他们屈服”。

  汉高祖听了刘敬这个计策,连声称好,遂选取一名宫女冒称大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同时派刘敬去匈奴缔结“和亲盟约”。

  从此开始,西汉一朝共十二次和亲。分别是:

  1.高祖七年(前200年),高祖以宗女和亲冒顿单于;

  2.惠帝三年(前192年),惠帝刘盈以宗女和亲冒顿单于;

  3.文帝四年(前176年),文帝刘恒以宗女和亲冒顿单于;

  4.文帝六年(前174年),文帝以宗女和亲匈奴老上单于;

  5.文帝后元四年(前160年),文帝以宗女和亲匈奴军臣单于;

  6.景帝前元元年(前156年),景帝以宗女和亲匈奴军臣单于;

  7.建元元年(前140年),武帝以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8.元封三年(前108年),武帝以宗女细君公主和亲乌孙昆弥;

  9.太初二年(前103年),武帝以宗女解忧公主和亲乌孙军须靡;

  10.地节四年(前66年),宣帝以宫女和亲鄯善国;

  11.神爵二年(前60年),汉宣帝以宫女和亲匈奴日逐王;

  12.竟宁元年(前33年),元帝以王昭君和亲匈奴呼韩邪单于。

  西汉一朝210年,一共有12位公主出塞和亲,为汉匈边境的和平稳定作出了巨大努力。早在秦时,北方匈奴便对中原虎视眈眈,以至于成了边患。由于秦末多年战乱使匈奴成了威胁中原王朝安危的存在。汉高祖刘邦一统中原后,决定征伐以绝后患。然而事与愿违,“白登之围”后,匈奴在草原的威望暴增,强盛气焰达到顶峰。反观汉朝,在经历了连年的征战和自然灾害后,经济衰退,百业荒废,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大环境来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和亲政策促进了汉匈民族融合,带动双方互相通市贸易,两族平民之间也有了通婚行为。同时,促进了汉匈文化交流,双方分别学习对方文化,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文化中。由于和亲政策的实施,维护了中原的平稳和边境的安定,为实现和平发展、恢复经济民生争取到了大量时间,成就了“文景之治”。

  三、“文景之治”

  公元前195年,刘邦去世,刘盈继位为惠帝,吕雉为皇太后。前179年,诸吕叛乱平定后,刘恒继位,称汉文帝。前157年,文帝去世,太子刘启继位为景帝。文帝、景帝先后统治了39年。这一时期社会相对安定,民众安居乐业,经济趋向繁荣,人口有所增长。

  汉初,因多年战乱导致社会经济凋敝,汉廷推崇黄老之术,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之政策。汉文帝分别两次“除田租税之半”,还全免田租13年。同时也不轻易出兵,维持和平,以免耗损国力。汉文帝生活十分节俭,宫室内衣服没有增添,衣不曳地,车类不添,帷帐不刺文绣, 更下诏禁止郡国贡献奇珍异物。国家开支有所节制,贵族官僚不敢奢侈,从而减轻了人民负担。文景二帝还重视农业,曾多次下令劝课农桑,根据户口比例设置三老、孝悌、力田若干人员,并给他们赏赐,以鼓励耕作的农民。每年春耕时,他还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据《史记·孝景本纪》记载:“中元年四月乙巳,赦天下,赐爵一级。五月,除田半租”,“匈奴入代,与约和亲”。同时,文景二帝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生产迅速发展,国家粮仓丰满,府库殷实,物质基础大大增强,成为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从版图可以看出,西汉后期设置了西域都护府,辖玉门关、阳关以西的天山南北,直到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以内的范围,所辖50余国。东北扩大到今江华一线以北部分,南方延伸到了北纬13°。

  四、几点启示

  西汉一朝共计210年,总体上说这一时期的社会基本稳定,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百业兴旺。由于民族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厚的历史根源。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文明证实了这一点。《汉书·匈奴传下》记载:呼韩邪单于上书元帝:“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西汉时期的12次和亲,边关硝烟散尽,茶马互市开通,南北物产交换,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奠定了盛世基础,创造了光辉伟业,成就了“文景盛世”。

  (二)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之幸,人民之幸。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的称谓逐步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认同,民族团结、共同御敌,展现出更加鲜明、更加强大的感召力。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结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体现的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国情怀。试想,没有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战乱频仍,经济凋敝,民不聊生,受苦受难的还是人民大众。

  (三)民族团结于中华民族生死攸关。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深化民族团结,强化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民族团结是一种精神、一种追求。它对凝合人心、整合社会起着重要作用。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社会稳定;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经济发展;没有民族团结,就要落后挨打。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情势下,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华民族的崛起耿耿于怀,竭尽围追堵截之能事。深化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显得重要。

  (四)深化文化认同,同筑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巩固的黏合剂,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聚合力、向心力和整合力的根本缘由。在多民族敬重差异、包含多样性中实现各民族文化交融共生、和谐发展。西汉时期,匈奴国幅员辽阔、蛮夷荒芜,通过民族融合,汉人的农耕文化带入游牧民族,游牧民族的文化带入关内,两种文化兼收并蓄,起到了发展作用。

  (作者系大同长城学会副会长)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走近平城
   第06版:专题
   第07版:特稿
   第08版:走进云冈
明清大同与万里茶道
西汉时期“白登之围”后的民族融合
华 严 寺 大同民族文化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