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左云县城自210省道北上,经三屯堡、宁鲁堡,沿盘山公路盘旋而上,便进入五路山摩天岭省级风景名胜区。一路蜿蜒攀升,碧空悠悠,视野辽阔,风光无限。
正值深秋季节,一路秋色浓墨重彩。不禁感叹:赏叶何须登香山,霜枫烂漫岭摩天。
三屯堡至宁鲁堡十几公里的柏油路两侧,道旁的青皮白杨树仪仗队一般连绵肃立。树头已是一片褐黄,地上也有零星的落叶点缀,秋风掠过,轻声地扑啦啦响。行车或驻足远望,黑色的路面延伸起伏,由宽疾速收缩变窄;目光抬升,行道树银灰的躯干金色的树冠,若两条长长的弯曲的彩色胶卷无限地向远方延伸;远方,五路山摩天岭的轮廓依稀,五彩斑斓;仰首极目,澈蓝纯净的天幕上,丝丝缕缕的白云缓缓移过,忽有一两只隼鹞于云端滞空飞翔。草枯鹰眼疾,它们沉着地、耐心地寻找地面上的可猎之物。
地上是蜿蜒的黑带,远方是极具透视之美的两排橙黄,天空中无际的瓦蓝,移动的云、雀,远与近,高与低,静与动,构成一幅三维立体的曼妙画面。这秋光,这秋色,辽远得让人渺小,纯澈得令人窒息,任何一位游客,任何一名摄影师、画师,都会被它神奇的魅力俘获,也一定能够品享一顿酣畅淋漓的视觉大餐,归来时收获满满。
驱车沿着盘山公路缓速攀升,道旁杂草枯槁,在风中瑟瑟发抖,偶有一丛沙棘果、一树忍冬仍灼灼殷红,反衬着视野里崖壁持续不断的灰暗单调,让枯燥疲惫的视觉为之焕然一新。盘山公路,时有路段转弯之后似乎就是尽头,马上又一个大转弯,侧边就是百丈悬崖,让人屏息不敢多看。山坡上各种枯褐色的蒿草在习习风中摇摆,送来薰香与丰稔的气息。突然间一只两只花栗鼠急匆匆穿过路面,瞬间隐没在石缝和荆棘之中。暮秋的季节里,大自然的一切生物都在忙于收获,收藏着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忙碌后的希冀。
盘山公路继续盘旋而上,不觉来到五路山最高处。右侧道旁见一方石碑兀立,碑上字体鲜红,此碑为晋蒙界碑。驻足,耳际山风浩浩,头顶天高云淡。
立于摩天岭巅,极目远望。盘山公路,绸带一般盘旋缠绕千百匝。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如绵延的彩练,连接起三晋南北大地。山上巨型风车舞动长臂,送去万家灯火。古长城蜿蜒嵯峨,墩台烽燧林立。山坳间松涛阵阵,层林尽染,霜叶簇簇似火。高处的低处的,方形的圆形的,一片儿的,一长溜的,一条线的,都被秋天以神奇的画笔描染成五色斑斓的巨幅油画。这一幅巨作气势磅礴,色彩丰富,淡浓相宜而错落有致。车在山中走,人在画中游。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俯首南瞰,镇宁箭楼巍然耸立,犹闻杀声阵阵驼铃叮咚。八台子教堂遗址大单巴,一枝独秀,楼阁刺破云天。
居高临下,怆然盈怀。天地悠悠,过客匆匆。站在这里,我们遥遥凝望历史的烟尘与背影,也眺望着美好的未来。
有朋友讲,慕名开车去观赏摩天岭风景,结果在五路山上绕了大半天,也没找见个摩天岭。我想,我的朋友是不是正如那诗中所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摩天岭,好像不是具体的某一个山头或峰顶,它是一个不太具象却又很真实的地理名词,摩天岭,指的是五路山上最高处那一片广阔的山域。这里有峰峦,有涧水,有火山砂岩,有柱状石林,有长城有古崖居,有红砂岩口,有云阳古道,有草浪与松涛。既有过往的遗存,又有当下与明天。
或许你早已置身于摩天岭的怀抱中,徜徉于博大宽广的摩天岭的中心或边缘,却毫不知晓。
秋色中的摩天岭很美,实际上摩天岭的四季都很美。
摩天岭不大,摩天岭,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