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融合之都 从此大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记

河西走廊的风尘

  在青海的巴颜喀拉山北麓,有水东流,沿途汇集了更多的河水,便形成了跨越九省直达大海的中华母亲河——黄河。黄河滋润着两岸的土地,也滋养着华夏文明。几千年流淌的黄河谣,成为中华大地上的千古绝唱。在黄河以西,祁连山之北,有一条狭长地带,形似走廊,被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中华民族大融合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在公元439年,一大群人牵牛带马、拖儿携女离开姑臧等……走出河西走廊,过山涉川,挟风带尘,一路向东,朝着当时的大魏都城平城行进。这是北魏太武帝亲自带兵西征攻克凉州之后的一次大移民,这一次尽徙凉州百姓、僧侣、工匠三万多户于首都平城。

  东晋末年,天下大乱,趁着晋末朝廷的混乱与无能,偏居边塞各地的少数民族鲜卑、匈奴、羯、氐、羌等五胡登上舞台,演绎了纷纷扬扬的“五胡乱华”折子戏,且前前后后建立了约十六个大大小小的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其中从东北大兴安岭一路南下的鲜卑族的不同部落前前后后建立过若干个“国”,其中的拓跋部落,“南迁大泽”“献帝年老,乃以位授子圣武皇帝,命南移……有神兽类牛,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故地。”“徙所部北居长川”“三十九年,迁于定襄之盛乐”……不断的迁徙,由寒冷的北地,一直向南,最终“秋七月迁都平城,始营宫室,建宗庙,立社稷。”

  就在以拓跋、慕容等鲜卑各部和以刘姓为主的匈奴等族在黄河以东的北方地区各自发展、相互交融的同时,处在黄河以西的河西走廊一带,也上演着生生灭灭的大戏。河西走廊位于黄河以西,是一条形如走廊的狭长地带,自古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要道。汉唐时的“丝绸之路”经这里通向中亚、西亚,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条黄金通道,不仅是昔日的古战场,也是甘肃著名的粮仓。这里位置比较偏僻,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被匈奴部族控制。汉朝为了控制西部地区,曾先后多次派军队西征,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也产生了李广、卫青、霍去病等名将,留下了不少故事与传说。因为这里古称凉州,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先后由汉、匈奴、鲜卑、氐、羌等族建立过五个政权,都曾以“凉”作为国号,在历史上分别被称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这几个以“凉”命名的政权,有的同时存在,有的前后接替,在公元439年,随着北魏第三代皇帝拓跋焘的大军扫灭北凉王沮渠牧犍,诸凉政权就此沉寂。

  诸凉政权从前凉开始,前凉的祖先张轨做过太子侍从、皇帝顾问以及征西将军司马,是一位有涵养、有见识的汉族士大夫,可以说文武双全,在晋王室争斗不断、天下大乱之势也已初现端倪之时,他主动要求出任凉州刺史,远离祸端,可见很有远见卓识。在他治下,曾平定鲜卑族叛乱,击败过匈奴汗国的骚扰,在中原“流尸满河,白骨蔽野”之时,凉州地区相对安定,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张轨去世之后,其子张寔继任。自317年开始,凉州在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立的割据政权。张骏、张重华父子统治时,前凉达于极盛,境内分置凉、沙、河三州,设西域长史于海头,其疆域“南逾河、湟,东至秦、陇,西包葱岭,北暨居延”。后期吕光建立后凉政权,秃发乌孤建立南凉政权,李暠建立西凉政权,沮渠蒙逊建立了北凉政权。这些政权在不断求生存、谋发展过程中,既加强了民族融合,也努力促进当地文化的发展。史称“凉州自张氏以来,号为多士”,这些“士”,包罗了文学、艺术、儒学、佛学等各个方面,使当时的凉州一带文学、艺术、雕塑、绘画、佛教得到了全面发展,特别是由僧人主持开凿的天梯山、敦煌、榆林等地的石窟及其中的佛造像、壁画等,成为穿越历史绽放夺目光彩的人类文化遗产。

  而439年的人口大迁徙,在加强当时国家统治的同时,也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汇。百姓的迁移,使平城成为人口近百万的大都市;文士的东移,使平城成为当时北方的文化中心。而随着众多高僧大侣涌向平城,使平城也随之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佛都。开始于公元460年左右的武州山石窟开凿,就是佛教东来的结果。若干年后,站在今天大同西边的武州山巅,仍然能感受到一千多年前那一群人从遥远的河西走廊带来的风尘。而巍峨雄伟的云冈大佛,作为凉州雕刻艺术的续篇,然后再由平城传到黄河以南的洛阳,让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这三大艺术明灯千年绽放!

 
     标题导航
~~~
“融合之都 从此大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随记~~~
~~~
~~~——《大地上的山西》大同分享会侧记
~~~——著名学者钱穆先生赞誉云冈石刻艺术略记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公益
云州区文旅又添“三喜”
河西走廊的风尘
郭建华诗集《溪月清吟》出版
大同:游牧人的“美丽新世界”
赏云冈石刻 诚千古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