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血脂异常人群呈上升态势。国内外研究均己证实,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是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应尽早重视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血脂如果出现异常,很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这些疾病严重的话可危及生命。高血脂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因此,早期发现血脂异常给予及时应对是非常必要的,下面聊聊血脂的相关知识。
血脂是血液中脂类物质的总称,临床血脂检测的常规项目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脂蛋白(a) (Lp(a))。其中前四项为必须检测的项目。
高脂血症主要分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病因分类:继发性高脂血症是指系统性疾病、不良生活方式或由于服用某些药物所引起的血脂异常,其中以肥胖、酗酒及糖尿病最为常见,找不到原因的,称为原发性高脂血症。
血脂高不高,认准这四个指标
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是检验血脂水平的四项最重要指标。通常所讲的“高脂血症”指的是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临床上一般将总胆固醇浓度>5.2mmol/L,定为“高胆固醇血症”;将甘油三酯浓度>2.3mmol/L,定为“高甘油三酯血症”;如果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浓度都升高,定为“混合性高血脂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大于3.12mmol/L,称为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
还要区分胆固醇的好与坏,高密度脂蛋白有清理血管的作用,在合理范围内它的数值高说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率就越低,是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是坏胆固醇,会破坏血管的正常运行,造成血管堵塞。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意味着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高。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偏低时,需要及时关注,尽早采取措施。
血脂检查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采血脂前需要禁食10~12小时;采血前3天避免饮酒和食用高油脂、高胆固醇的食物;采血前24小时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采血前2周最好停用可能会影响血脂的药物,如避孕药、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等,如果不能停药,则应告知医生所用药物的种类与剂量;若需自行送检血标本,应在采血后尽快送往化验室。送标本途中避免剧烈摇动试管,避免暴露于过冷或过热的环境中。
如果血脂异常怎么办
定期进行血脂检测,早发现,早治疗。如果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超高危人群,应每3~6个月检测1次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应每年进行血脂检测。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饮食控制是预防高血脂以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关键的方法。在平时的饮食中须注意:尽量少吃以下食物:肥肉、黄油等动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动物内脏、脑子、猪皮、油炸食品等高胆固醇的食物;高糖分食物、高碳水的食物(包括米、面等主食)的食物。生活中以下食物可以适当多吃:鲜果、蔬菜、粗粮等富含维生素、纤维素的食物; 牛奶、鸡蛋、鱼虾、豆类和豆制品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还有酸奶、大蒜、绿茶、洋葱、菌菇类等有一定降脂作用的食物。
控制饮食的同时,应该适当加强体育锻炼,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一周5次以上的有氧运动,多做有氧运动能够促进身体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消耗热量,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注意无论运动强度如何,都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起到一个较好的降脂效果。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生活方式调节无效及血脂较高时,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治疗。常见降脂药主要包括他汀类、贝特类、PCSK9等,治疗首选他汀类药物,起始剂量应用中等强度他汀,不能达标则与其他降脂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以达到目标值为准。患者开始他汀类药物治疗或药物剂量增加后4-8周复查ALT、AST、CK,监测是否有肌肉疼痛或无力。
复测血脂在饮食调节或锻炼3~6个月后进行,如能达到要求继续目前减脂方式,仍须每6~12月复查血脂。开始服用降脂药物后4~8周复查1次血脂,若未达标需调整药物剂量或种类或联合用药,若血脂达标,每6-12月复查血脂。
另外,化验单给的参考值适合普通的健康人群,对于那些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高危人群来说,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同患者要求也不一样。如果化验结果异常的话,须由正规医院专业医生进行诊断施治。
(大同市五医院老年二科 王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