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冬,大同市石家寨村发现了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的墓葬,出土大量精美文物,其中石质棺床尤为引人注目。棺床共6块, 5块是素面浅石灰细砂岩石板,前立面石板雕刻有精美图案。因其对北魏时期音乐文化、丧 葬文化、佛教艺术、雕刻艺术等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自面世以来一直都是展览的重点文物。数十年来,伴随研究的逐渐深入,博物馆展览观 念和陈展手段的拓展,经历了从“让文物说话”到“让文物活起来”的不同阶段,逐步揭示出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一、精美文物的展示:展陈的初始
大同市博物馆自建馆至2008年,馆址设在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华严寺院内,展示面积不足1000平方米,展线约200米。基本陈列“大同简史”,以时间为序,以馆藏文物为基础,集中展示大同地区从远古时代直至 清末的数千年历史,北魏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司马金龙墓出土的石雕棺 床前立板一直占据着北魏展厅中心展柜的位置。棺床前立板长214厘米、高51厘米、厚度约10厘米,重约2000千克。石板整体呈倒立山字形,下部3个腿上以高浮雕的技法刻出4个做承托状的力士,三腿之间以水波纹壸门相连。上部以盘绕的忍冬纹作长方形边框,中间以浅浮雕的手法雕 13位伎乐,舞者居中,余者每位手中持不同乐器;龙、虎、凤凰、金翅 鸟、人头鸟等形象与伎乐相伴相随。当时的展览主要依靠自然光照明,为 减少展柜玻璃反光对观者视线的影响,我们将它以一定角度斜放,同时背 面放置装裱过的拓片,作为实物展品的补充,便于观众对比观看。展品的 解读由说明牌和讲解员共同完成,由于对展品的研究不够深入,提供给参 观者的相关信息也非常少。
二、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让文物说话
2008年,伴随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这一年,大同将原市展览馆西侧建筑改建为博 物馆展厅,耗时两年的基本陈列“民和·大同”也开门迎客。大同市博物馆从此踏上快速发展的道路,陈列展览工作也与国内博物馆陈展前沿理念接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民和·大同”展览的内容设计以民族融合为主题,以地域文化特色为重点, 突出北魏,兼顾辽金。形式设 计上,在合理规划展览流线、有效分割利 用展览空间的基础上,不但注重色彩与灯光的运用,还釆用了油画、半景 画、模型制作、触摸屏等多种辅陈手段。这阶段,我们开始探索“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思索“如何让文物本体开口说话”,尝试多种展示手段的综合运用。
三、史诗的再现:让文物活起来
2014年底,大同市博物馆喜迁新址,基本陈列“天下大同”也正式对外开放。展览摒弃通史展的惯例,着力打造北魏平城文化,以民族融合为主 题,讲述发生在大同这片土地上一个又一个民族融合的故事,感受厚重的文化积淀。在巨龙环抱腾飞的异形建筑里,沿着蜿蜒曲折的展线,我们以艺术展的形式,让朴实无华的文物,以其独有的语言,独到的组合,独特的魅力,展现“大同世界”的昨天、今天。在此之前,我们的展览注意力大都集中于展品本身,以及文物本体的内涵和外延。在设计“天下大同”的展览时,我们以发散性的思维,关注展品的整体性和周边性,注重大空间布局的舒朗与洁净度,做到疏密有致,错落有间,在注重艺术性、观赏性的同时兼顾教育功能的完成。
如何提高观展质量,将展品背后蕴藏的信息让观众获取?经过调研,结合本馆实际情况,我们决定以AR技术作为展览的补充。每个展厅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力求以更加人性化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增强虚拟信 息来扩展参观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结合增强现实技术获取更形象生动的导览信息,让参观者在体验的同时了解更多文物知识和信息。
我们以不同的AR技术手段来诠释文物。运用3D模型,以情景交融的方式将参观者置 身于文物藏品中,通过对墓葬形制的了解和室内随葬品的布 置,充分理解北魏墓葬习俗。参观者也可通过观看司马家族与北魏贵族联 姻故事影片,感受北魏统治者对汉文化的认同,对北魏时期民族大融合有更深入的认知。还有利用三维技术,以动态叠加的方式动起来的13个伎乐和漆屏风上的若干故事,则运用了交互点击,参观者可以凭兴趣随意点击观看。
四、 结语
60余年风雨历程,博物馆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发展壮大。智慧博物馆的建设,提升了大同市博物馆展览的个性化水平和导览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展览的互动性,博物馆不再“高冷”。文化内涵的传播、文化气质的涵养正成为博物馆的日常生活,文化氛围的营造变得更加轻松,越来越好地满足着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