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删繁就简看北魏

李生明

  北魏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一个重要节点,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朝首个且存在时间较长的朝代,从建立到分裂历经17帝共148年(分裂后不计在内),其间的平城(今大同)时期为96年。欲高屋建瓴、简明扼要地了解北魏,需重点剖取和审视以下五个切面。

  建立北魏看道武帝拓跋珪

  拓跋珪素有志向,他立志开疆拓土,首先统一中国北方,先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修建了皇宫和都城,接着于公元395年指挥了著名的“参合陂之战”,重挫了北方第一强权后燕的实力,之后于398年定都平城,使北魏势力顺利进入中原。第二年便开办国子太学,将三千贵族子弟和各地选送来的寒门学子,悉数安排就学,力求将其锻造成为国之栋梁。他大胆重用汉臣和儒生,在建立朝纲等重大问题上,听取汉臣的建议。还召集众多博士和儒生研究孔儒之道,编著约四万字的既作为教材又可指导治国理政实践的理论著作《众文经》。

  然而,他轻信“黄老之术”,长期服用“寒食散”,中毒后致性情昏乱,神志恍惚,疑神疑鬼,喜怒无常,动辄斩杀无辜朝臣。他效仿汉武帝推行残酷的“子贵母死”制度,自己最终被次子清河王拓跋绍杀害,葬在盛乐的金陵。

  完成统一北中国大业看太武帝拓跋焘

  拓跋焘是北魏历史上年龄较大、统治时间较长的皇帝。他12岁带兵出征柔然,灭掉夏国、北凉、北燕,反击南宋,北方的十六国于太延五年(439)终结,从此南北朝对峙的局面真正形成。公元443年,拓跋焘为追思先辈撰写201字祭文,派使臣前往嘎仙洞祭奠,并请艺人工匠将祭文刻于花岗岩石之上。拓跋焘诛杀汉臣史官崔浩是北魏历史上一个重大悲剧性事件。崔浩先后辅佐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参与军机大事,立下汗马功劳。还向太武帝力荐道士寇谦之,使道教处于国教地位。他受命耗时10年时间完成国史,但因秉笔直书,详备而无所避讳,且刻碑立于通衢大路旁,引发鲜卑贵族众怒,拓跋焘最终不得不将崔浩一干128人以“暴扬国恶”罪杀害。

  拓跋焘继承祖业,外拓疆域,内治朝纲,一世威武。然而,在位期间却轻信且错用恶太监宗爱,留下后患,最终被宗爱害死。

  开凿云冈石窟看文成帝拓跋濬

  拓跋濬是北魏第五任皇帝,享年26岁,在位14年。云冈石窟、《皇帝南巡之颂》等北魏文化遗迹,都与拓跋濬有关。《魏书》里的《高宗纪》对拓跋濬有千余字记载。

  拓跋濬主要从统治汉人、稳定半壁江山的考虑出发,将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奉为国教。当接触了解到高僧大德昙曜精通梵语和汉语、能说会道、博学多能,尤其善于设计策划等优点后,便大胆启用,甚至以诏书的方式宣示:人力物力财力任其裁用。为了给佛寺提供国家出资、佛寺管理的充足劳动力,昙曜提议创立“僧祇户”“佛图户”。在昙曜的直接指挥下,并不高大的武周山被雕成公元5世纪世界文明的神祇之地,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不可复制的重要篇章。

  “太和改制”看冯太后

  冯氏的祖父为北燕国君,其父于北燕未亡时降魏,生冯氏于长安,后因坐事被诛,冯氏入宫为奴于洗衣房,被任太武帝拓跋焘左昭仪(仅次于皇后的嫔妃)的姑母训教长大。冯氏14岁时,文成帝拓跋濬即位,将其选为贵人,后按照朝规现场“铸金人”成功,立为皇后。冯氏24岁时,拓跋濬驾崩,12岁的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冯氏临朝称制一年半。拓跋弘生皇子拓跋宏后,冯氏专心抚养,不再临朝称制。拓跋宏5岁即位孝文帝,年号“太和”,但拓跋弘依然牢控军权,率军南征北战,引发专权的冯氏嫉恨,冯氏便与人合谋毒死自己亲手抚养大的拓跋弘,再次临朝听政,连续15年。此间,诛杀政敌十余家数百人,从而扫清执政障碍,然后实施班禄制、颁布均田制、建立三长制,国力增强,大大推进了北魏的封建化、汉化进程。不过,史书还是把功劳记在孝文帝拓跋宏身上,是谓“太和改制”。冯氏死后葬于大同城北25公里处的方山。拓跋宏为表孝心,在方山永固陵东北约一里处,为自己预建寿宫万年堂,拟百年后也埋葬于此,永伴虽无血缘关系但悉心培养自己长大的祖母冯氏。

 
     标题导航
~~~
~~~——访剧作家、京剧《文明太后》编剧景彦斌
~~~
~~~李生明
~~~大同市博物馆 张晶晶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云冈副刊
龙年新春征联活动评选结果揭晓
丹青难写是精神
灵丘县举办传统年画展
删繁就简看北魏
元明瓷器上的龙纹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