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怀念永远“年轻的朋友”张枚同

王颂

  1月21日晚,古城大同少有的一个隆冬寒夜,好友发来一条令人震惊的噩耗:非常熟悉尊敬的张枚同先生于20日深夜仙逝,享年83岁。这一消息十分突然,在我的印象中,张枚同永远是那般挺拔健硕,怎么会这么猝然地离开了呢?

  张枚同是山西原平人,大我五岁。认识五十多年来,他于我亦兄、亦师、亦友,人品、文品、作品一流,他和他的夫人程琪女士,与我亦属同行。几天来,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往事,一齐涌上我的脑海心头;他那至老未改的浓重乡音,时时回响在我的耳边……

  1973年金秋十月,我与程琪同车赴省城,第一次见到了接站的张枚同。那时他还在山大任教,高高的个子,英挺帅气。不久,他调到爱人所在的大同矿务局,主管文艺宣传队,既当领导,又搞创作。写歌词,作诗歌,写小戏小品,无所不能。当年我在大同歌舞团任创作组长,与枚同交往日渐增多。1978年初春,我“初生牛犊不怕虎”,斗胆投稿,歌词《领袖是普通劳动者》先在《人民文学》1月号上发表,另一首《矿工号子》又被《人民日报》刊登。早春二月一天清晨,我和枚同、程琪伉俪在西门外红旗广场不期而遇。互相紧紧握手后,他们俩同声道:“祝贺!祝贺!”我连忙说:“不敢!不敢!张老师歌词前辈,久蓄待发,将来必有大作问世!”果不其然,两年后的1980年春,他的一首《八十年代新一辈》发表在刚刚创刊的《词刊》上。歌词新颖明快,富有动感——“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作曲家谷建芬“慧眼识珠”,立即谱曲,于是有了《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歌曲一经推出,一鸣惊人,传唱全国。后又获文化部“全国优秀群众歌曲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为“亚洲最佳歌曲”,火遍神州,唱出国界,久唱不衰,至今仍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流行歌曲之一。

  枚同多才多艺,他的小戏《甜甜蜜蜜》被我编入《剧本》大同专刊正式出版。

  记忆最深、友情甚笃的温馨回忆是应枚同盛邀,我两次赴大同矿务局讲课的经历。1991年和1992年冬,由枚同任秘书长的矿务局文委,主办了两届歌曲创作培训班,学员33人,是来自各矿区的文艺骨干,每届半月,由山西歌舞剧院副院长吕仲起和我主讲,他讲作曲,我讲作词,每天各讲3小时。面对枚同如此信任,我不敢怠慢轻心,每晚认真备课。1991年12月,我正为大同市晋剧团杜玉梅晋京角逐“梅花奖”而抓排练、改剧本,每天必须半天回市里半天讲课,两头忙。枚同不厌其烦,每日派车接送。我与吕院长同住在同煤大厦415客房,枚同时常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最愉快的时候就是我们三人或二人聊天,谈创作、拉家常,天上地下,无所不包。第二年,他又新请了中国煤矿文工团的声乐老师张牧女士,她是叶矛、廖莎夫妇的师傅,她的加入更增加了欢乐、活泼的气氛。记得枚同、程琪邀我们到他们家吃饺子,众人亲如一家,其乐融融。1992年底,时近新年,为了缓解工作紧张,枚同夫妇策划了一场颇具浪漫情趣的“烛光晚宴”,大家饮甜酒,吃水果,切蛋糕,说笑话,演节目,尽兴至夜阑时分。培训结业时,枚同对学员习作非常满意,刘亚平、支晋中、王燕、崔凤岐、孙英等都受到枚同表扬。

  枚同贵有三品:一是人品热诚谦逊。待人从不摆架、傲慢,成大名后一直低调、朴实。与名人大家接触后,我认为第一人品远有闫肃,近有枚同。二是文品扎实,文如其人。从不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无论歌词、小说,如山泉清溪,沁人肺腑,语言新颖,构思巧妙,大雅若俗,自成一派。三是作品盈尺,著作等身。如今捧读他惠赠我的作品集,不禁怀念尤深。音容犹在,天上人间。深情写下这篇祭文,献给永远“年轻的朋友”张枚同,遥寄我一缕心香……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文旅
   第07版:特稿
   第08版:云冈副刊
浓情中国年
迎新岁话春联
岁杪感怀
春回大地 (国画)
漫游即兴
过 年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难忘儿时写春联
怀念永远“年轻的朋友”张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