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出手臂,献出殷红的血液;攥紧拳头,让生命继续跳动……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用滚烫的热血挽救了素未谋面的生命;他们用爱心编织希望,托载起生命的明天。他们是无偿献血者,是生命接力的守护者,更是我们身边平凡而伟大的英雄。日前,记者走访了我市3位无偿献血者代表,走进他们的故事,感受诚挚的初心,在点滴善举中领悟成就生命的真谛。
退休职工刘丽:
热爱生活,坚持无偿献血20年
“如果现在还有人说献血会伤元气,那我就会用20年无偿献血的经历告诉他,别看我60多岁了,不仅很少生病感冒,还坚持着献血时健康的生活习惯,无偿献血让我十分受益。”4月27日,由于刘丽身在外地,记者没法与她面对面交谈,但还是感受到她扑面而来对生活的热情。
“献血救人,既然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我就应该坚持把它做好。”说起无偿献血的初衷,刘丽说应该是源于她对生活的热爱。“其实,我第一次接触无偿献血挺偶然的。”刘丽回忆说,2000年左右,她在当时的西门外广场逛街时,看到了停在广场的献血车,觉得自己可以通过献血这种方式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何乐而不为呢。
“第一次献了200毫升全血,期间,跟血站人员交流,我了解到还有一种更能满足不同患者需求的献成分血的方式,而且献血间隔半个月就可以,我觉得这种方式能挽救更多生命。”半年以后,刘丽再次走进献血车单采血小板,之后每隔半个月就捐献1次,20年无间断。期间,对于55周岁前多次献血、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年龄可延长至60周岁,刘丽就一直坚持到了60岁才“正式退休”。
“虽然现在超过了献血年龄,但我一直有个愿望——如果有需要,我愿意作为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以亲身经历做科普宣传,为无偿献血事业发挥余热。”刘丽说。
退役军人李跃征:
一腔热血,只为坚守心中信念
“能用自己的鲜血给别人送去生的希望,对我来说是一片爱心,是一项义务,更是在为党旗增光添彩。”5月3日下午,在中石化大同石油分公司北环加油站见到李跃征时,简单的一句话就让记者感受到他那种发自内心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在部队时我就参加过无偿献血,2001年底退伍后,我把这项光荣的事业坚持了下来。”李跃征说,想到这些血液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他觉得比什么都值。“谁让咱是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李跃征说,刚开始他献的是全血,后来随着献血知识增加,他知道很多患者尤其是白血病患者,需要依靠输血小板来提升指标、维持生命。“既然有很多患者等着用,我以后就专门献血小板了。”李跃征说。
“血是用来救命的,必须把好血液质量第一关。”李跃征说,为此,他给自己定下目标,为保证献好血,身体素质一定要达标。因为他是O型血,此后血站每次遇到急需用血的情况,总会第一时间联系他,而他也总是随叫随到。
“其实献完血后,人体的血液是不断更新代谢的……”李跃征还经常动员亲朋、战友及家属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活动中。“我还经常带着母亲一起去献血,直到老人到了年龄限制,她才不再献了。”
“最近几年,身体指标有些超标。”李跃征遗憾地说,他已经在积极加强身体锻炼,因为用自己的热血挽救更多人的生命、将爱与奉献进行到底,是他始终如一的信念。他想献到不能献为止。
市中心血站张蕾:
救死扶伤,永不蜕变的初心使命
“一统计才知道,每年‘6·14’世界献血者日和年底单位组织的献血活动,她次次没落下……”5月5日,记者在市中心血站采访检验科张蕾时,她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
“姐姐是学医的,我从小就对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感到很亲切,我知道无偿献血对人体没坏处,自己又从事着这份职业,加入到无偿献血者行列很正常。”2020年入职市中心血站的张蕾,在站内已累计献血7次。
“每年冬季是献血淡季,加之各类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我市血液库存趋于紧张。”张蕾对记者说。为缓解这种临床用血紧缺的情况,市中心血站会适时开展“无偿献血,从血站人做起”主题献血活动,符合献血条件的干部职工纷纷挽起衣袖响应号召,而张蕾每次都会身在其中。
“填写信息、抽血化验……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流程,但更多时候,我是在那些义无反顾投入到无偿献血行列的陌生面孔上,感觉到谁是真正的平凡英雄。”张蕾说,有些市民不仅自己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活动,还带领全家人一同参与,尤其是每年定期参加无偿献血的人,总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一种对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诠释。“很多志愿者无偿献血多年,跟血站工作人员都成了朋友。”张蕾对此特别感动。
“所以,每次遇到有患者急需血液救治,必须保障充足血液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更应贡献一份力量。”张蕾说,在血液紧缺时,血站人总是积极走在应急献血的第一方阵。“你不知道吧,血站人一直被称为‘移动活血库’。”对张蕾来说,救人于危难就是坚持无偿献血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