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非遗传承“夫妻档”

本报记者 张鑫

  在大同有这样一对夫妻,丈夫芦圣杰是锔匠,妻子李金云是皮雕匠人,夫妻二人志同道合、琴瑟和鸣,在技艺上互相交流,携手在非遗传承道路上笃定前行。

  化残为美

  残缺瓷器“重获新生”

  记者见到芦圣杰时,他正在工作室里忙碌着,身边摆放着需要修复的茶碗茶杯,一些经过他修复的破损瓷器,透着一股浓浓的艺术气息。

  “锔瓷,归属于古老的民间七十二行,在民间这个行当被叫作锢炉匠。俗语‘没有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说的就是这门手艺。”芦圣杰说,家里祖孙三代都是锔瓷匠人,自己是看着父亲锔瓷长大的,小时候父亲总是带着他一起出去帮周围的邻居锔瓷碗、瓷盘,看着父亲将一件件破损的瓷器修补完好,感觉特别神奇。

  “或许如今的年轻人无法理解,碗裂了为啥还要修补,直接买一个不就好了?”芦圣杰说,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如今,再看看,这些锔瓷老物件,不仅带着锔瓷独有的残缺美,也留下了老物件儿的回忆。

  在芦圣杰的工作室里,摆放着许多修缮好的陶瓷、瓷器、紫砂器、珐琅器等。“修缮器物是一个与过去对话的过程,首先我们要读懂器物,了解它是什么材质,产于哪个年代,花纹是什么,裂纹怎么样分布……这都是修缮前要捋清楚的。”对于修缮,芦圣杰有着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最难的是修缮之前的构思。

  “我父亲守住了这门技艺,我要做的就是把它传承好。”近年来,芦圣杰在传承传统锔艺的基础上,不断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创新锔艺文创产品,通过实用和美观的文创艺术品,让更多的人了解锔艺。

  铁笔生“画”

  皮上刻出“水墨丹青”

  选皮料、画图、走刀线、雕刻、塑形、染色……一系列工序之后,一件精美的皮雕作品便完成了。走进李金云的“锦玉宫韵”工作室,字画、钱包、背包等琳琅满目,上面雕刻着各种花草、动物,图案纹样栩栩如生。它们从一张张普通的牛皮、猪皮等皮料,经过绘制、雕刻、敲击、着色等多道工序,最终变成了令人惊艳的艺术品。

  “我爷爷一直从事皮雕行业,我从13岁起就接触相关知识,18岁正式入行。”李金云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大同人,祖上就是做皮子的。她初入行时,皮雕的自身价值还未被大众认识和接受,因此她的皮雕之路也走得颇为困难,但她从未放弃,而是用心守护着老辈人留下的古老技艺。

  “皮雕虽然小众,技艺却丝毫不能马虎。特别是雕刻,刀刀见功力、锤锤显技艺,木柄锤敲打着印花工具,稍有疏忽就会导致作品失败,所以在做皮雕时丝毫不能分心。”谈起皮雕,李金云有说不完的话。

  “制作皮雕的过程枯燥而复杂。简单的一个卡包,要经过设计、打版、改版、选料、雕刻、敲边、塑型、染色、缝线等十多道工序。”一如既往的坚持,让李金云的皮雕技艺日益完善。随着技艺的提升,李金云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在方寸之间找到艺术与生活的契合点,让皮雕工艺成为展现古都大同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现在的皮雕会试着去结合一些文化元素,也会搭配苏绣、玉石、银饰等,做成一些更具新意的工艺品去展示。”李金云说,希望将这一技艺传承下去,让这门技艺走向更远的地方。

  如今,芦圣杰李金云夫妻二人都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各自收徒20余人。二人正致力于将“非遗”产品逐步融入文化创意产业,让传统工艺焕发时代光彩。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海报
灵丘县应急救护培训走进学校幼儿园
非遗传承“夫妻档”
助力大同黄花“出圈”
公益诉讼织牢个人信息“安全网”
图片新闻
市场监管部门规范暑期旅游市场秩序
“同博蓝”优秀志愿者受表彰
我市今年补助农村寄递物流上行快件
护城河赏荷正当时
油菜花海“扮靓”乡村振兴路
4辆超载货车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