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市云州区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的殷殷嘱托,始终激励着全市干部群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统筹推进黄花产业政策制定、标准化建设、科技赋能等重点工作,形成了黄花产业发展新格局,小黄花逐步成为大同乡村振兴的大产业、特优农业的名品牌、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花”。
政策“东风”助力产业“扬帆”
政策先行是推进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
我市精心组织编制《大同市黄花菜产业发展规划》《大同市黄花菜科技与文化发展规划》,对黄花产业发展作出全面规划,坚持一二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布局,引领全国黄花产业向更高级形态、更合理结构、更深入融合阶段迈进。密集出台《关于做优做强黄花产业加快乡村产业振兴助推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大同市扶持黄花产业发展十条政策》《关于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持续为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云州区更是围绕种植技术、田间管理、采摘烘干、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帮助农民解决用工、晾晒、保险等难题。“新栽黄花面积达到50亩以上的农户每亩补贴500元;合作社经营的脱贫户人头一亩黄花的,政府每亩补贴300元;今年安装使用滴灌的农户,每亩补贴80元……”今年,云州区出台推进黄花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十八条措施,让农民更积极、更敢干。
目前,云州区黄花种植面积达17万亩,专业镇直接从业人数达6248人。2023年,全市生产黄花鲜菜12万吨、黄花干菜1.5万吨,跻身山西第二批省级重点专业镇行列。
下好标准引领“先手棋”
农产品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提升农产品价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手段。
面对消费者对于更多元、绿色、健康、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在黄花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市实施标准化战略,制定了山西省地方标准《大同黄花生产技术规程》、行业团体标准《大同黄花干制品质量分级标准》,以及大同市地方标准《大同黄花施肥技术规程》《大同黄花栽培技术规程》《大同黄花杂草防控技术规程》。同时,聘请首席专家、组建农技服务队、选派农技特派员,制定技术方案,全程开展技术服务,实现黄花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标准化生产。
实现标准化生产的“大同黄花”,以更加稳定的品质走向愈加广阔的舞台。2023年,大同黄花向百亿级产业目标迈进,系列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美国等国际市场。
今年,由山西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大同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了《大同黄花标准体系建设》《大同黄花种质资源考察收集技术规范》《大同黄花采收技术规程》《黄花菜质量安全追溯信息采集规范》等八项新标准,持续促进黄花产业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近年来,随着黄花烘干、真空冻干、速冻冰鲜等新技术的应用,云州区以及部分黄花产业龙头企业也积极行动,参与制定相关技术和质量标准,使黄花产品的标准体系逐步由种植、产品初加工向精深加工领域延伸。
走上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快车道”
没有科技创新就没有产业质变,也形成不了新质生产力。
我市深化与中国农大、山西农大等院校合作,通过成立大同黄花产业发展研究院、省级黄花及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系统开展黄花全产业链科技攻关,建立了黄花菜全基因组数据库,开展了黄花标准化种植技术和有机植保绿色防控技术攻关,并依托国家级黄花现代农业产业园等平台开展成果转化,大力培育黄花生产加工经营主体175家。
为实现科技赋能黄花产业、提升黄花产业竞争力,7月11日,中国农业大学大同黄花产业科技小院、教授工作站揭牌仪式在云州区西坪镇唐家堡忘忧小镇举行。该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为路径,对黄花产业进行科技赋能,在产业技术战略和规划研究、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集成和成果推广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推动黄花全产业链集群化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大同黄花”的品牌效应,提高黄花产业的附加值,推动“小黄花、大产业”取得新突破。
在全市上下齐心奋斗下,“大同黄花”先后荣获全国土特产高质量发展案例精选、最具影响力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等荣誉,开发出菜品、饮品、食品、功能产品、化妆品、文创产品六大系列130余种产品,黄花全产业链产值突破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