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秋老虎”天气,高温酷暑还时不时让人难以忍受,中暑也成了这一时段常见的健康问题。中暑不仅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之一,中医在应对中暑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中医认为,中暑的发生,多与暑热之邪侵袭人体,耗伤气阴、扰乱心神,或湿热内蕴,阻遏气机有关。中暑主要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头晕、头痛、恶心、胸闷、乏力、脉搏细速等。严重者则可能出现昏迷、抽搐、高热等危急情况。
一旦出现头晕、口渴、多汗、乏力等先兆中暑症状,应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含盐分的清凉饮料。中医建议饮用淡盐水或绿茶,并辅以刮痧、拔罐等中医外治法,以疏通经络,促进散热。
若患者已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等重症中暑表现,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在等待救援的同时,采取初步急救措施。建议用冷水或冰块擦拭患者身体,尤其是大血管分布处,如颈部、腋下、腹股沟等,以迅速降低体温。同时,可按压人中、十宣等急救穴位,以醒神开窍。
对于中暑后身体虚弱、恢复较慢的患者,中医会根据其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采用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中药方剂进行调理。如人参白虎汤可治疗中暑后身热汗多、口渴心烦、体倦少气等症状;保元生脉汤则适用于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口渴的阴暑患者。
中医有“上医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预防胜于治疗。至于中暑的预防,中医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饮食调养 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果,如西瓜、黄瓜、苦瓜等。这些食物富含水分和维生素,能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同时,可以适量饮用绿豆汤、酸梅汤等解暑饮品,也有助于预防中暑。此外,要避免过多摄入辛辣、油腻之品,以免助热生火。
起居有常 保持室内通风,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温,但应避免长时间处于低温环境,以免温差过大引起身体不适。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工作或运动,可选择清晨或傍晚时分进行。
精神调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过于激动或紧张。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良好的心态有助于降低身体对高温的敏感度。
中医养生法 如打太极拳、八段锦等,这些运动能够调和气血,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高温的适应能力。此外,中医还推荐通过按摩穴位(如合谷、内关、曲池等)来清热解暑,促进血液循环。
据《大河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