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

  口腔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系到我们的饮食和言语功能,还与我们的自信心和社交互动密切相关。然而,口腔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龋齿、牙周病、乳牙滞留、牙列不齐等,它们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本文将探讨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与常规保健。

  口腔常见疾病种类

  龋齿

  病因——细菌:细菌会利用糖分产生酸,酸长期作用在牙齿上;食物:细菌利用糖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可造成釉质脱矿;宿主:窝沟、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排列拥挤、错位等;时间:从菌斑形成到牙质脱矿再到龋洞需要一定的时间。

  表现——初期:白色斑块或黄褐色,一般无明显龋洞;中期:形成龋洞,对外界刺激比较敏感,刺激去除后症状即消失;后期:龋洞大,龋损已达到牙本质深层,有明显疼痛感。

  预防——日常口腔卫生:早晚刷牙,每次不少于2分钟,合理使用牙线和牙间隙刷;饮食控制:科学食糖,晚上睡前刷牙后不再进食;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局部用氟:增强牙齿表层牙釉质的抵抗力;窝沟封闭:窝沟的地方涂布一层高分子材料。

  牙周病

  病因——菌斑积累:菌斑会形成牙石,刺激牙龈;不良口腔卫生:忽视日常的口腔清洁;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HIV感染等;遗传因素:遗传原因更容易患上牙周病;其他因素:包括吸烟、药物影响、营养不良等。

  表现——牙龈出血: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牙龈红肿:牙龈颜色鲜红或暗红,触感松软;口臭:细菌堆积,可能导致口腔异味;牙齿松动:随着牙周病的发展,牙齿会逐渐松动;牙周袋形成:容易积累更多的菌斑和牙石。

  预防——良好的口腔卫生: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牙线;定期洗牙:每6个月到1年进行一次专业的洁牙;健康饮食:均衡饮食;戒烟:吸烟是诱发牙周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定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牙周病 ;管理全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

  乳牙滞留

  病因——继承恒牙萌出方向异常,导致乳牙牙根未吸收;先天性缺失恒牙,乳牙根吸收缓慢;乳牙根尖周病变破坏牙槽骨;恒牙牙胚位置远离乳牙牙根;某些遗传因素导致多个乳牙滞留。

  表现——恒牙已萌出,乳牙未脱落,表现为“双排牙” ;恒牙可能会异位萌出;滞留的乳牙或残根可能导致菌斑滞留(乳牙下沉,低于咬合平面,影响咬合关系。

  预防——注意孩子的饮食结构,不要过于精细化;定期带孩子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乳牙滞留的迹象,及时就医;必要时候进行乳牙拔除;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列不齐

  病因——遗传因素:父母牙齿及牙床的形态可能遗传给子代;乳牙早失:乳牙过早脱落可能导致恒牙萌出时间隙不足;乳牙滞留:乳牙到期不脱落,使恒牙萌出受阻;多生牙、埋伏牙:导致正常牙齿排列受到干扰;口腔不良习惯:如长期咬唇、咬舌、吸吮指甲、偏侧咀嚼等;食物因素:饮食精细

  表现——牙齿拥挤:间隙不足而排列错乱;牙齿间隙:牙齿间有缝隙;牙齿前突(龅牙):牙齿向嘴唇外侧突出;开合:上下牙齿在垂直向上不能接触;反牙合(地包天):下前牙反向盖住了上前牙。

  预防——定期检查:定期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牙齿;饮食调整:多吃耐咀嚼的食物,促进颌骨发育;纠正不良习惯:及早纠正孩子咬唇、咬舌和吸吮指甲等;及时治疗龋齿:对患龋的乳、恒牙充填治疗,以免拔除;间隙保持器:适用于乳牙早失的情况;早期干预:存在骨性错颌畸形。

  口腔健康保健

  正确刷牙习惯: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早晚各一次,每次刷牙至少两分钟,牙刷选用软硬适中或偏软的,可采用巴氏刷牙法。刷牙要轻柔,不要用力过猛,以免伤害牙齿和牙龈。使用牙线清洁牙缝,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

  窝沟封闭: 主要适用于儿童和青少年,特别是6~12岁的儿童,窝沟封闭的最佳时机为牙齿完全萌出,且尚未发生龋坏的时候。具体来说,乳磨牙的窝沟封闭最佳时机为3~4岁,第一恒磨牙为6~7岁,第二恒磨牙为11~13岁,双尖牙为9~13岁。

  口腔健康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和投资的宝贵财富。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通过简单的日常预防措施,就可以显著降低口腔疾病的风险。记住,一个美丽的笑容,是从健康的口腔开始的。

  (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 郭志娥)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教育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公益
解“秘”困扰 摆脱不“便”
天气转凉 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
口腔常见疾病的预防
完美主义者更容易患焦虑症
孕期水肿别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