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大同,有一位民族工商业者的优秀代表,他的名字叫郭德恒。郭德恒,山西浑源人,生于1916年,他几乎一生与火药联系在一起,年少时即从事此业,凸显其才,在他的经营之下,“自成泉火药厂”成为当时大同乃至山西同行业之首,人称“火药王”。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郭德恒祖籍浑源县麻庄村遭灾,世代以种地为生的郭家生活无计,其祖父郭世昌带领家人举家迁到大同城,租住在九龙壁后的金泊仓巷。当时那里有一家郝炮铺,郭世昌的两个儿子郭步禅、郭步寅(郭德恒之父)就给郝炮铺当伙计,以二人的薪金维持全家人的生活。3年后,郝炮铺因经营不善倒闭。此时郭步禅兄弟二人已经完全掌握了黑色炸药和花炮的制作技术,于是就筹资盘下了郝炮铺的设备,起名“自成泉火药花炮铺”,自己干起来了。次年,清王朝修筑京汉铁路,黑色炸药需求量大增,郭步寅抓住机会承揽了大部分黑色炸药的生产任务,签订合同后,还得到了30%的预付货款,当年产量达到5万余公斤,产值4万余元(银元),为以后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光绪三十年(1904年),京张铁路开工建设,郭步寅承揽了全部黑色炸药生产任务,并在北京的下尾店和张家口的瞳桥开设两家分厂,当时生产能力达年产15万公斤的规模。同时,郭步寅还在大同北门外开了荣复粮栈,每年也能获利数千银元。但是意想不到的天灾人祸接踵而来。先是北京下尾店分厂发生爆炸事故,厂房、设备全部炸毁,损失惨重,后是张家口瞳桥分厂被洪水冲毁,1926年国民军围攻大同时荣复粮栈被洗劫一空。三次天灾人祸损失惨重,郭家的生意陷入崩溃边缘。
郭步寅有两个儿子:长子郭德恒,次子郭德才。父母认为郭德恒天资聪明,人才出众,自幼对他倍加喜爱。他7岁时被送入大同师范附小读书,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同师范,读完初师准备继续深造时,母亲突发疾病去世,父亲无心经营企业,于是作出让郭德恒放弃学业去当掌柜的决定。
1929年,14岁的郭德恒走马上任。他把花炮铺改名为“自成泉火药厂”,自任厂长。同时筹资2万银元,雇工40名,生产专供煤矿使用的黑色炸药,第二年生产能力就达到年产8万公斤的规模。正值郭德恒准备大刀阔斧地大干一番时,1930年,蒋介石、阎锡山、冯玉祥的中原大战开始,阎锡山失利,大同很多企业纷纷倒闭,但自成泉火药厂未受大的影响,不但生存下来,还得以不断发展。
郭德恒接任厂长以来,十分注重产品的品种和质量,在抓好黑色炸药生产的同时,还开发出了“七数鞭”70响的小鞭炮和做工精细的两响炮,而且这种花炮远销到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乃至青海、新疆一带。由于郭德恒经营有方,到1937年,资本达到4万余元,郭德恒成为远近闻名的大同火药业代表人物。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京、津、冀、晋相继沦陷。日本侵略者急于掠夺大同丰富的煤炭资源,很快在同家梁办起了黄色炸药厂,专供煤矿使用。日本人不准办私人火药厂,将自成泉火药厂的生产设备和原料、产品全部没收。1945年,抗战胜利,日本投降。郭德恒一面参与各界人士的欢庆胜利大会,一面着手重振自成泉火药厂,又投资了1万余大洋,使黑色炸药生产很快开张。由于设备更新,工艺先进,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当年就收回全部投资,还获得不菲的利润。这一年,郭德恒又开办了印刷厂、复兴粮栈等十几家企业,资产已超过10万大洋。
重新开张一年后,内战爆发。国民党阎锡山军队严禁一切货物出城,并强制征兵,收缴各种苛捐杂税。1947年底,国民党城防司令部主任安永川下令向“自成泉”征兵20名、军马30匹,郭德恒只好将雇工疏散回家,以10350元大洋折抵兵马缴付,又被以“有意疏散人员,瓦解征兵”为名罚款4000大洋。不到一年时间,安永川以各种名义横征暴敛共计索要了82300余元。眼看工厂不能开了,郭德恒举家迁往北京居住。
1949年4月,大同解放前夕,昔日部下劝郭德恒回同重操旧业。此时,郭德恒看到北平解放后党和政府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在政策感召下,他增添了回大同重操旧业的信心。5月1日,大同和平解放,没几天,大同市政府三区区委书记刘荣如、区长张树芳二人亲自找到他,表明政府支持尽快恢复火药厂,并向他宣传了党和政府保护民族工商业者的政策,他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迅速恢复了火药厂的生产。
1952年,郭德恒当选为大同市第四届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委员。1954年,他当选为山西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年他主动向政府请求公私合营。在当时,主动提出公私合营的在全市尚无先例。公私合营后,名称定为“公私合营大同市自成泉火药厂”,政府任命郭德恒为厂长,公方代表王悦兴为副厂长。1955年,郭德恒任大同市民建主委、省政协常委。1958年,工厂改名为国营大同市自成泉火药厂,1961年又更名为大同市矿药厂。从此,大同市矿药厂经过几代人不懈奋斗,于1990年晋升为国家二级企业;2003年,创工业总产值5870万元,实现利税880.3万元,向国家上缴利税686.1万元。
1957年,郭德恒被错划为右派,并被降职降薪,由厂长变为副厂长;1960年摘掉右派帽子,恢复原薪,任副厂长。他于1980年离职,同年5月当选大同市工商联主委、市民建主委、山西省工商联副主委;1984年起任大同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政协副主席,山西省工商联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主委,全国工商联常委,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1985年担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9年退休。2008年,郭德恒因病离世,享年92岁。
纵观郭德恒先生的一生,他从小就立志实业报国,经历了旧中国那种动荡不安的生存环境和种种打击,新中国成立后,他逢人便说:“我是个大福之人,福是共产党和新中国给的,没有共产党和新中国,就没有我郭德恒。”他先后踊跃捐助城内排水、扶贫济困、购买公债、抗美援朝等,从事的火药事业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可谓大同市民族工商业者的优秀代表。
(《大同工业史》编纂办公室供稿,欢迎社会各界赐稿,来稿请发至平城书院邮箱:pcsy2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