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华) 为把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做实做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我市银行业保险业加强制度建设,设立专营机构,单列贷款规模,建立差别化的审批流程,实施差异化激励考核,优化尽职免责机制。
聚焦科技金融,加大“晋创谷·大同”金融支持力度。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28.11亿元,较年初增长24.77%;我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综合保险落地。
聚焦绿色金融,明确绿色金融牵头部门,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完善绿色金融审批专项通道,扩大绿色融资专项规模,依法依规精简流程,提高办贷效率,降低办贷成本,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全市绿色信贷余额387.32亿元,较年初增长60.39%。
聚焦普惠金融,开展“普惠金融推进月”行动,强化对重点帮扶群体的支持。今年前三季度推出新市民信贷产品111款,贷款余额54.61亿元,较年初增长31.40%;推出新市民保险产品76款,提供风险保障872.35亿元。及时落实存量房贷利率调降政策,制定方案,做好政策解释和技术支持,实现预期效果。
聚焦养老金融,加强养老机构收费账户管理,强化对保证金的监管;支持个人开设商业养老金账户;常态化主动走访对接养老机构,提供定制化金融产品及服务;加大适老化改造力度,完善网点助老便民设施;设立银行助老网点398个,为1个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项目发放贷款2180万元。
聚焦数字金融,加大数字化改造力度,因地制宜提供数字化金融服务,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数据融合应用实践,为大同辖内产业转型升级和多元化发展提供投融资支持和保险保障;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终端业务,拓展线上渠道,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因地制宜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