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杜一博 通讯员 郭承宗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它是一种以持续性呼吸道炎症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疾病,其急性加重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健康急剧恶化和高病死率。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在慢阻肺及并发症的救治方面不断创新,通过精湛的技术与专业化的团队协作保障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安全。
近日,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呼吸科成功抢救并治疗了一例慢阻肺急性加重的78岁男性患者。该患者患慢阻肺多年,此次因急性加重伴明显呼吸困难,了解到我市知名呼吸科专家乔铭主任在消化病医院坐诊后,遂紧急来院就诊。入院时,患者表现出典型的慢阻肺急性加重症状:稍有活动即气短,严重喘憋、咳嗽频繁,伴随口唇发绀。检查发现,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严重异常,肺功能检测提示严重的气道阻塞和肺通气受限,动脉血气分析显示二氧化碳潴留,血氧饱和度下降。除此之外,患者情绪低落、焦虑、恐惧,活动耐力极为低下,身体状况差到令人担忧,随时可能面临呼吸衰竭的严重风险。
慢阻肺的急性加重尤其是对高龄患者非常危险,由于患者病情复杂并常伴多脏器功能受损,这种情况的抢救需要快速、精准、多学科协作。乔铭主任带领医疗团队迅速采取行动,凭借长期在呼吸系统危急重症救治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术能力,制定了一整套治疗方案,全力抢救患者生命。
精准救治:医护团队与时间赛跑
在患者入院后的第一时间,启动了医院多学科会诊,首席专家王院长率领包括呼吸科、心血管科、神经科、内分泌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此次会诊不仅详尽研究了患者的呼吸系统问题,还对与呼吸功能密切相关的心脏、大脑、肾脏等多个脏器进行细致的检查与功能评估,以确保制定并实施全方位的救治方案。
针对慢阻肺急性加重伴多脏器受损的特点,团队采用系统化的多维度救治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机械辅助支撑以及营养支持等,同时兼顾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和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入院时存在明显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治疗团队及时启动高流量氧疗以及无创机械通气支持,帮助患者排除体内过高的二氧化碳,同时增加氧气吸入量,缓解急性喘憋症状,维持生命体征平稳。在这一过程中,患者症状多次反复,医护团队全力投入,24小时实时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以确保呼吸支持既能发挥最大疗效,又不会对患者脆弱的肺部产生额外负担,患者症状渐趋平稳。其次,药物治疗是慢阻肺管理的核心,雾化吸入支气管扩张剂以迅速缓解气道痉挛;系统性糖皮质激素用于抑制气道炎症,帮助控制病情的急性恶化;抗生素治疗针对感染性诱因,防止因肺部感染导致病情恶化......在药物治疗和机械辅助通气的基础上,患者接受了科学化的呼吸康复训练,显著改善了呼吸肌功能,提高了肺通气效率和体力耐受度,促使病情向好的方向逐步转变。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多存在营养不良现象,医疗团队制定了以高蛋白营养素为主的营养支持计划,改善患者体质。同时,护理团队对患者进行了多次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细致呵护:筑起第二道生命防线
护理团队作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患者的救治中展现了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和护理匠心。根据患者病情,团队开展了24小时动态监护,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等。定时为患者调整体位,进行叩背排痰护理,避免因痰液积聚而引发的感染风险。动态观察患者的皮肤及口腔黏膜情况,预防长期使用氧疗引发的干燥损伤。根据患者的情绪变化,随时给予心理安抚和积极鼓励。
初见成效: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在医护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患者病情终于趋于稳定,逐步脱离危险。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缓解,咳嗽咳痰症状减轻,生命体征恢复到正常范围内。经过连续数日的监护和治疗,患者逐渐能够自主活动,活动耐力明显改善。在康复治疗结束前,患者的多项重要检查指标已经回归正常,医护团队为患者量身制定的居家康复计划让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患者及其家属深受感动,怀着满满的感激之情为全体医护人员送上了一封感谢信,称赞呼吸科团队不仅医术高超,更关怀入微。
这一病例的成功救治离不开呼吸科的努力,更是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内科系统整体实力的一次生动体现。在内科诊疗领域,大同守佳消化病医院建立了一套涵盖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在内的完善诊疗体系,拥有一支由周丽雅、陈星、王文海、曹玉文、郭子媛、张义平、史美玲、刘彦春、乔铭、王桂英等多位知名专家领衔的医疗团队,不断完善内科危急重症患者的治疗模式,有效提升治疗效果,筑牢守护生命健康的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