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常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活动,如穿衣、走路,都会感到气喘吁吁。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约每100人就有13人患病,每年导致超过100万人死亡。慢阻肺具有患病率高、致死致残率高、疾病负担沉重等特点,是人类第三大疾病死因,素有“沉默的呼吸杀手”之称。
中医将慢阻肺归为“肺胀”“喘证”等范畴,认为其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中医治疗慢阻肺强调“固本培元”,具有未病先防、已病防变、辨证施治、医体康养管融合等特色和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通过精准的评估手段(如肺功能检测、中医辨证等)和丰富的治疗方式,能够显著减轻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发生、减缓肺功能损伤,并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能力。
大同新和医院综合内科张富明医生介绍,医院中西医并重,为慢阻肺患者提供“早筛—预防—治疗—急救—康复”的全链条中西医诊疗方案。
慢阻肺急性加重最主要的诱发因素就是感染,因此急性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控制病情强有效的措施之一。存在呼吸衰竭的患者,辅助通气是最重要的支持治疗。
而在中医方面,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期的患者主要以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祛痰化饮等为治疗原则,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在稳定期的治疗上,中医药的优势更明显,主要以补肺益肾健脾、纳气平喘为治疗原则,同时兼以化痰止咳平喘,通过补益肺气、温补脾肾、活血化淤、燥湿化痰等方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肺功能下降。 (武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