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公园20分钟快乐法”作为一种自我放松的方式,在社交平台上火了。“平时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位上对着电脑,午休时间到大自然里待一会,会发现自己的状态立马‘回血’了。”“这简直是专属于‘打工人’的‘自我救赎’……”“公园20分钟效应简直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在公园待20分钟”渐渐地成了当代上班族在繁忙的生活节奏中自我调节、放松身心的方法。
公园20分钟效应为什么在社交平台上火了?市六医院心理专家认为,去公园逛一逛是一件相对简单且不需要成本的事情,是不花一分钱就能随时感受到的快乐,在繁忙的工作间隙走进公园,调节身心俱疲的状态,提供重新应对外界的能量,满血复活,可以说是当代人的“精神快充”。它的爆火反映着人们对于精神放松和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也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向内关注自身的精神需求,去公园渐渐地成了当代年轻人用来缓解“精神内耗”,搁置疲惫与压力的一个好方法。
专家表示,“公园20分钟快乐法”除了是一种从生理上缓解压力的方式之外,也是我们对压力源的一种回避方式,它通过物理空间的隔离直接地让人们离开了让人苦恼的压力源。因此,从短期角度来说,公园20分钟理论对于调节由事件引发的压力是有效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长期依赖这一方式去解决问题,当压力较大难以缓解时,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专家指出,当睡眠时长不足或睡眠质量差时,第二天的身心耐受性都会有所下降,此时,一旦发生压力事件时,人们就很容易感知到比事件本身还大的压力,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急躁,难以理性思考解决问题。所以,对于上班族而言,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才有能量迎接生活中的压力。 (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