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给未来留下经典

  □  霜枫酒红

  “云冈杯”首届全国魏碑书法双年展给冬日的大同带来一股文化的暖流,赛事举办之际国内书法名家、各界宾朋相约而至魏碑故里,荟萃致敬经典佳作,交流切磋书法艺术。超越赛事本身,也让更多的人看到包括书法在内的文化与一座城市的关系何其密切。

  “中国美学的基础是书法。”著名学者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明确强调,“不懂得中国书法及其艺术灵感,就无法谈论中国的艺术。”同为上世纪知名学者的许思园在《论中国文化》一书中认为,“从古迄今,书法为最普遍最实用之艺术,中国人审美修养,实基于此,因而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鉴赏形式美之民族。中国之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画幅,玉器与园庭布置,皆无上美妙。发扬民族文化,必须回复此艺术境界始,而其根本则在书法。”及至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中说,“所以中国人这支笔,开始于一画,界破了虚实,留下了笔迹,既流出人心之美,也流出万象之美。”

  名家之论让我们更明确地看到书法对于中国文化、中国人以及中国人生活的价值,其影响力已经渗入一代代国人的血脉,甚至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基因、民族美学表征。如是,便知中国古语“字里有乾坤”是多么有意味的概括。

  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表面上看书法就是线条的艺术。当然艺术具有超越实用的非功利性,也就是说书法线条不再受象形状物的制约,从“描摹具体物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根据文字形音义构造原理,充分展现出线条的审美功能和美感因素,形成了风格化的审美存在,具象为篆、隶、楷、草、行等等书体。不同的线条千变万化,方与圆、曲与直、长与短、粗与细、浓与淡、轻与重、缓与速、疏与密、虚与实、斜与正、巧与拙……曾经功能单一的线条在书法家的笔下,缔造出了重如崩石、轻如飞花、刚如凿铁、捷如闪电、柔如嫩芽的审美意象。

  此时,书法就不仅仅是一个视觉现象,而成为文化与审美存在。或者说书法是文化和艺术充分融合而形成的精神结晶,文化与艺术的任何背离都无法构成完整意义上的书法。王羲之就说过,“一点所失,若美人失一目;一画之失,如壮士失一肱,不可不慎!”于今而言,文化的内涵更加丰富,书法价值的支撑点业已更加多样,创作艺术精品、成就真正的书法家自然更加苛严。

  现代教育推进以来,书法成为高校的本科专业,还成为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阶段的专业。近些年来,很多地方的高等教育院校更是不断在增设书法专业,有人认为“书法是将来最好的职业”。不过,关注当前书法教育,优秀传统文化在得到继承和发展之际,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异,例如书法教育存在空心化和过度视觉化的倾向。这从一些书法展览活动、竞赛活动亦能看出一二。当文化缺失于书法之际,书法的艺术价值、社会功能自然就降低了。

  如果书法背离文化,则有可能形成负面现象,诸如丑书问题、腐败问题等等。像曾经任职宁夏林业局局长的王德林,还拥有中国林业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艺术研究院教授、宁夏书法家协会理事、宁夏标准草书研究会名誉会长、上海榜书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书法艺术协会艺术顾问、宁夏大学教授、华夏中艺书画院副院长等一长串头衔,不过最终其被认定就是一个“江湖书法大师”,更因受贿被判刑18年。网友将其戏称为“江湖书法鼻祖”“江湖书协主席”。2020年11月30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赵长青亦因受贿案一审被判12年6个月,并处罚金、没收赃物。

  时移世易,“江湖书法家”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混在书法界越来越不易,一些高调的书法专业也降低了调门。这些都是书法回归艺术与文化的折射。更多公正、严谨的书法展览活动相继举办,更多与书法相关的文化创意活动不断出笼,都是书法艺术发展的表现,自然也是对书法艺术的推动。书法,只有深深植根于传统,植根于优秀文化,才能对时代有贡献,才能满足公众的艺术审美需求,才能给未来留下经典。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主题策划
   第04版:社会
   第05版:教科文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时事·综合
   第10版:体育
   第11版:消费
   第12版:美食
   第13版:食品安全
   第14版:九龙壁·艺苑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专版
给未来留下经典
三十怎么了? 而已才珍贵
《风平浪静》未尝不是静水流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