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长城脚下大单巴

  左云,为古白羊地。2500年前北方游牧民族北狄族的白羊部落迁徙至此,于武州川水之畔筑城定居。秦汉时又置武州塞以抗匈奴。历史悠久,不同种类文化在这里交汇渗透,使得塞上小县左云独具浓厚凝重的边塞文化。

  左云北有一山为五路山,有一高峰为摩天岭,成一自然风景名胜区,于2010年11月24日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名胜风景区。景区以摩天岭长城为依托,古堡、烽台林立,长城、教堂交相辉映,军旅文化、商贸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农耕文明、草原文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四大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

  说说长城和教堂吧。位于长城之下的八台子天主教堂,于1876年由西方神父所建,属哥特式建筑风格,鼎盛时可同时容纳800多教民礼拜。庚子之乱遭火劫,后重建,然而在之后的连年战乱以及各种历史运动中屡次被毁,现只余下主体建筑前边的中心塔楼,故被称为“大单巴”。

  大单巴哥特式楼阁挺拔入云,气势宏伟。残存的大单巴上,仍然保留了中西方文明交融的一些重要信息。高耸的塔尖及上面工艺精湛的砖雕,高贵典雅,反映出西方天主教文化所蕴藏的内涵。大单巴虽为西方建筑特色,但前侧有刻花砖雕镶嵌,有团花和蝙蝠一类的吉祥图案与线条,散发着浓郁的东方韵味。阁楼中央原雕有“圣母堂”三字端庄娟秀, 后被人为撬掉。

  仰望大单巴,白云碧空,耳际山风浩浩。阁楼顶部时有鸦雀盘旋周围,或飞进飞出,鸣声啾啾。教堂阁楼周围再没有任何围墙与院落的遗留,只留下一截直刺云天的大单巴,在这荒凉的塞上历经风雨数十载。而唯一与它久久对望的,竟然是那条向北蜿蜒攀升的黄龙,那是东方文明之星——古长城。

  几百年前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北方的农耕文明,竟然在这样一个毫不起眼的山丘上碰撞并融合,期间有过许多真善美的福音,也一定有过特定时代里的矛盾冲突甚至血雨腥风,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过程。然而时光涤荡百年风云,一切尘埃落定,悠悠万事皆成过往。该铭记的需铭记,该放下的需放下,不弃过往不惧未来,风物长宜放眼量。可无论怎样,蜿蜒古长城和它脚下孑然挺立的大单巴,曾经编织起一片激荡沉浮的历史天空,成就了至今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不过,孤零零的大单巴因为四周已无所依托,基座部分的砖石,已被拆到无以复减的地步,不知道它还能这样孑然屹立多久。

  时光变迁,风物流转,大单巴终于从漫长的孤寂中走出,它已开始受到全球的瞩目,也成为大同地区以及左云县长城文旅开发的代表性景点。一年四季,大单巴与古长城会呈现不同时节、不同神韵的美,引来拍客与游人如织。不知道这是不是大单巴迎来新生的契机?

  郭宏旺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综合
   第04版:时事综合
   第05版:时事综合
   第06版:档案
   第07版:电视连载
   第08版:印象大同
字说大同之“强”(二)
“尾”字的读音
我们的田野
长城脚下大单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