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社会热点话题引入电视剧叙事的所谓的“话题剧”,其实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了雏形。21世纪以来,话题剧似乎逐渐沉淀为一种现实题材剧的子类型,特指在情节中大众关注的民生话题或现实议题,进而引发社会关注的作品。近年,话题剧对社会话题的探索进一步垂直细分,如教育问题细化为各年龄层教育、留学、就业等,家庭问题细化为原生家庭、家庭重组等。新问题的呈现、新表达的运用,使话题剧具有了更加显著的现实意义与探讨价值。
“话题”越来越多地成为电视剧的选题素材,自有其主客观成因。随着社交媒体的广泛普及,公众的话语空间被进一步拓宽,百姓参与社会热点事件的渴求度与积极性也随之提高。电视剧作为影响力、渗透力强的大众文艺形式,对某一社会话题的聚焦与思考,恰恰打通了电视剧和社交媒体之间的话语渠道,为人们建构起交流与对话的空间。与此同时,对于话题的植入,也是电视剧本身增加受众关注度和美誉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某些不成熟的剧作中,创作者缺乏对热点现象的理性深入思考,仅将表层现象当作简易的素材,浮皮潦草地置入情节中,并凭借主观判断,为了营造看点,使话题过度夸张化、戏剧化。例如,近年广受关注的“她剧集”在话题的阐释水平上就是参差不齐的。好的作品能够通过恰适的艺术表现方式来深入展现女性意识等命题,但还有一些作品对当前女性的精神世界、情感境遇并没有深刻的体察与独到的见解,而是盲目地捕捉一些碎片化的网络见闻,将其挪用至文本叙事当中,进而加工成夺人眼球的桥段来“蹭热点”,或是直接买热搜来博取关注度。这是一种投机式的创作心态,也违背了最基本的创作规律。
对话题缺乏正向而有力的价值引导,也是当前话题剧创作的普遍性问题。有些作品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展现问题,但对问题本质的揭示仅仅流于皮相,缺乏洞察和疏导,最多仅提供一种与现实脱节的理想化结局与方向。这很容易对观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的养成造成某种混沌、偏颇乃至谬误。
此外,当下某些“话题剧”还存在生造话题、强行植入的现象。一些创作者为了让作品激起“水花”,跟风式地在作品中“拍脑袋”创设话题。但往往由于与真实的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且受到自身题材、类型等方面的限制,创作者只能随手抓取一些与作品主题主线关联不大的“伪热点”拼凑其中,从而催生出一批夹生的、悬浮的“四不像”之作。如此炒作话题的做法,看似是种投机取巧的捷径,实为本末倒置的死路。
如今,剧集联动新媒体社交网络,已经形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舆论场。剧集中的一些话题既会激发理性的探讨,也容易触发大众的狂欢与宣泄情绪,进而形成舆论旋涡。个别剧集生产者因此便嗅到了商机,误以为仅靠炮制话题、引爆热点便能够为剧集的收视和口碑带来保障。为此,一些制作方、平台方在前期剧本评估时就过分注重作品话题性的权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包括编剧在内的创作团队强行加入种种话题,如此便难免将一些不适宜的内容和桥段生拉硬拽进来,并进行囫囵吞枣般的处理,其对于作品最终品质的损害可想而知。
创作话题剧应为观众提供更加客观、更具深度、更多维度的认知与思考,而不是为了商业利益而“话题先行”、一味寻找大众的兴奋点和刺激点,也不是在搅起一片喧嚣后便悄然退场。坚持文艺创作的初心使命,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才是话题剧创作生产的正道。
选自《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