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酣畅淋漓的表达

□ 霜枫酒红

  翻阅《人民日报》,每周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第5版《评论》中心位置都是一幅竖向漫画。长期坚持,已经成为《人民日报》评论版的一个显著标识。

  这种使用漫画艺术作品的报纸、刊物、数字媒体数量可观,有的媒体设有创作机构,有的媒体借助外力。那些生动的漫画总能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引起阅读兴趣。不少漫画经过时间的考验成为了经典。

  著名漫画家方成上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的《武大郎开店》,使用历史人物武大郎来影射、批评某些领导干部压制人才的现实。这幅作品广为流传、引起全国轰动,其影响力至今不衰。作品以独特的手法反映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尊重知识、不尊重科学、不尊重人才的社会现象,引起公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共鸣。作者视角独特、技法醇熟,今天欣赏起来依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漫画《“听证”老太太》刊于2011年7月的《中国新闻周刊》。画面中的老太太借鉴了中国传统戏曲人物造型,背上插着写有“听证”的靠旗,头戴一只高高举起的造型冠,左手拿着小板凳,右手拿着菜篮子,一派奔忙状态。这位成都老太太63岁,“参加政府各类听证会19次,基本上是每逢涨价必投赞成票,在民间成了政府听证最铁杆的托儿。”

  《羊城晚报》《今晚报》《新京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读书》《三联生活周刊》《瞭望东方周刊》以及一些数字媒介平台,都因自己的漫画栏目或作品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也扩大了漫画艺术的认知与影响。

  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就有漫画这种艺术样式,但当初没有“漫画”这个名称,也没有形成独立的画种。加之近代文明进程的迟缓,漫画在中国真正成为气候已经是清末民初了。

  放眼世界,16世纪,漫画出现在欧洲的宗教出版物上。到了18 世纪中叶,以英国工业革命为先导的欧洲各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社会变革,思想启蒙运动与新印刷出版技术相结合,促使漫画形成独立的画种并得以迅猛发展。这些对时政和社会生活进行评议的漫画在报刊上广为刊发,被称为“政治漫画”“评论漫画”。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报刊在中国出现,近代漫画迅猛发展,并且用艺术担负起评议时政的重任。1898年7月19日,香港的《辅仁导报》刊登了香港爱国人士谢缵泰(1872—1937)的漫画《远东的形势》。1903年12月15日,该漫画经过修改以《时局图》为题在上海《俄事警闻》创刊号上刊登。

  谢缵泰的《时局图》可以说是中国漫画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了,不仅被收录进美术图书、新闻图书,还进入了中学历史课本,铭刻在了无数人的脑海中。这幅作品生动形象地向国人展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严重危机。

  以《时局图》为信号,中国人自己画的各类时事漫画在中文报刊上遍地开花,中国近代漫画形成独立的画种登上历史舞台。此时的这些作品并不叫“漫画”,而被称为谐画、时画、警画、喻画、讽画等。

  1904年3月17日出版的上海《警钟日报》首次使用了“时事漫画”,但没有其他报刊的跟进使用。直到1925年5月,上海《文学周刊》开设《子恺漫画》专栏连载丰子恺的作品,“漫画”这个名称在我国才普及开来并沿用至今。1927年秋,由丁悚和张光宇等人发起成立了“漫画会”,并出版《上海漫画》杂志。从此,漫画与新闻媒介结下不解之缘。20世纪90年代,“中国新闻奖”中还设立了“新闻漫画”奖项,各省的新闻奖中也有“新闻漫画”奖项。

  漫画以“漫”字当头,意在表现形式浪漫、选题内容无拘束,可以直截了当、酣畅淋漓表达公众的情感。也就是说,漫画是纵横驰骋、爱憎强烈、风格鲜明、追求创新的大众画种。也正因此,从清末至今,漫画一直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一幅幅作品不仅串起了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史,也无声地向后人述说着过往的舆情焦点以及公众的评判。同时,一幅幅作品构建起一座中国漫画艺术丰碑,并成为民族的一笔珍贵精神财富。

  进入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公众的漫画欣赏需求也在发生改变,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报刊漫画,客观上要求漫画的创作与数字技术结合,适应全新的“图像阅读”需求,形成融合表达与传播。例如,在漫画创作中运用H5技术,使漫画转静态为动态、变无声为有声。

  科技进步改变生活也影响审美,数字技术、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公众生活中的主流趋势。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端口上,公众在全新的漫画作品中理解新闻、观察世界、判断是非,也在个性表达、独家视角中获得情感宣泄、认知连结和审美愉悦。

  很显然,当代数字技术和漫画结合而带来的这些接受效果,远远超越了纸媒介时代。未来,我们一定会在更深刻的技术变革中迎来漫画艺术的新风景,并获得更丰富多样的精神体验。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社会
   第05版:时事综合
   第06版:时事综合
   第07版:时事综合
   第08版:时事综合
   第09版:文娱
   第10版:体育
   第11版:体育
   第12版:美食
   第13版:食趣
   第14版:九龙壁 艺苑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广告
酣畅淋漓的表达
“他乡剧”以时代为号
侠义成为武侠作品永不过时的“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