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降低电信诈骗发案率,减少群众财产损失,恒安公安分局持续推进反诈预警工作,守护群众“钱袋子”。今年5月以来,分局和顺街派出所强化“精准劝阻+见面劝阻”模式,为群众及时止损4万余元。(《大同晚报》6月14日)
这则消息传递出两个引人注目的信号,一是警方反诈预警密织防范网,为有可能上当受骗者提供了及时有效的保护;一是对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差、执迷不悟的群众较多,需要强化认识、提高警惕。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愈演愈烈,五花八门的骗术、形形色色的伎俩在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中暗流涌动,网民被裹挟其中不明就里,稍有不慎就会中了圈套、跌进陷阱,不但财产遭损,而且身心受害。
投资返利就是一种常见的电诈手段。通常情况下,骗子都是通过网络社交软件添加好友,以聊天的方式套近乎,宣称有“稳赚不赔”的好项目,投资不大,返利多多。一旦有人动心,便鼓动拿出几百元尝试,很快兑现返点颇高的“利息”,让人觉得十分靠谱,然后一步步提高本金额度,三番两次快速“返利”,投资者便会深信不疑。等投资额数以万计(有的一下子投进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时,对方便会抽身而退、不见踪影,这时,投资者才觉掉进陷阱,所有的本金打了水漂,只拿到起初的几笔返利。
同样需要警惕的是,骗子在“一对一”忽悠成功后,还会动员介绍熟人加入QQ群,“发展”更多成员,如法炮制,使越来越多不明就里者上当,大肆割韭菜。这样的诱惑性、蒙蔽性,以及滚雪球般的膨胀性,其杀伤力、危害面非常可怕,如果不能得到及时遏制,后果不堪设想。
值得欣慰的是,警方的反诈宣传力度、反应机制、预警措施、技术手段等不断加强和优化,为公众筑起了较为牢固的防护网。但是,骗子无孔不入,骗术不断翻新,仍然不时有人中圈套。
电诈案件频发,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可小视,那就是一些民众的贪财心理和暴富欲望,比缺乏相关知识、法规常识的问题更有害。
警方反电诈行动和相关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宣传教育作用、普法警示效果不断增强,固然有助于提升公众的认知度和警惕性,但与此同时,只有每个人自觉提高思想觉悟,熟悉法律法规,摒弃侥幸心理,拒绝“馅饼”诱惑,时刻保持理性,才能让电信网络诈骗无处遁形、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