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刀削面里的大同味道(三)

  本报记者  牛瑞芳

  2023年3月,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名单公布,大同勾刀削面制作技艺入选其中。这项成果的获得,不仅有大同市餐饮饭店业协会的竭力奔走,而且有大同餐饮人的全力助推。尤其是一些大型餐饮饭店的高质量经营更是功不可没,他们打造的优质刀削面让刀削面走出大同,走向全国甚至更远。

  喜晋道面馆在我市可谓独树一帜,传统的片刀削面、美轮美奂的环境、精美讲究的餐具、细致入微的服务、色味俱佳的品质,将大同刀削面提升了一个段位,让大同刀削面从街边店吃食升级为精品店美食。刀削面这种大众食品在“喜晋道”精致了许多,因而被网友称为“刀削面中的天花板”。喜晋道传统片刀刀削面中间厚、两边薄,吃起来外滑内筋、柔中有硬、软中有韧,再配上店里10多种不同口味的臊子,别具风味。

  老爷庙风味食府是我市一家老字号饭店,这里的刀削面秉承老传统、老技艺,是我市为数不多制作老大同传统刀削面的饭店。老爷庙风味食府的刀削面在和面时严格按照老大同刀削面的配比,即一斤面三两水,加入鸡蛋,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醒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这里的刀削面有着严格的标准:面条要一根筷子长、两根筷子宽。

  永和文瀛饭店让刀削面的吃法更加多样,这里的炒刀削面在我市非常有名,是许多来此就餐顾客必点的主食之一。炒刀削面,顾名思义就是将煮好的刀削面再进行炒制。制作时,先将刀削面煮好并控水,再将西红柿切手指宽的条、尖椒切粗丝备用。然后,热锅下花生油、麻油,将葱末、蒜末煸炒出香味,放入绿豆芽、西红柿、尖椒煸炒熟,下调料,继续炒出香味。最后,下刀削面炒匀入味,出锅装盘时淋几滴花椒油。炒刀削面,外滑内筋,软而不黏,风味独特。

  鸿御百年削面馆是面馆行业里的新生代,这家面馆削面用的是勾刀,是现在市面上的主流。勾刀削出的面细长、均匀,每根面粗5.5毫米,最长可达60厘米。该店最具特色的要数羊杂面,将两种大同特色美食融合在一起,颇受食客喜爱。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大同刀削面非遗项目保护单位,市餐饮饭店业协会已对大同刀削面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今后5年内,他们将继续完成刀削面非遗项目技术传承人档案建立工作,保护人才队伍;对老一辈(65岁以上)刀削面师傅进行单独上门拜访,进行回忆访谈录音或视频记录;收集有关刀削面的书籍、照片、视频及过去留存下来的老器具、老物件等,挖掘这些资料和老物件的重要历史价值;筹建大同刀削面非遗项目收藏馆,让更多人了解大同刀削面的悠久历史和传统饮食文化。此外,为推动刀削面生产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增加刀削面网络销售额,加大刀削面文化形象宣传,今年,我市将全力叫响刀削面网络品牌,推动大同刀削面电商化,打造网红爆款,初步建立刀削面电商生态圈。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社会
   第04版:教科文
   第05版:主题策划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时事
   第10版:文娱
   第11版:体育
   第12版:美食
   第13版:食趣
   第14版:九龙壁 艺苑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说法
刀削面里的大同味道(三)
凤趴窝:有历史有故事的经典名菜
辨别绿茶品质有方法
夏日美食—冰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