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1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李潇

占断春光是此花

  古人历来将桃视为一种能辟邪的特殊植物,过新年时“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绘二神,左神荼、右郁垒”。《汉武帝故事》讲述,西王母曾在七月七日赐给汉武帝三千年一结实的仙桃。“刘阮入天台”的传说也和桃有关,相传东汉时,会稽郡剡县有刘晨、阮肇二人,在天台山采药时迷路,遥望山上有一桃树,望树寻路,误入桃源洞,被两个仙女留下居住。二人以为只过了半年,回家时发现子孙已历七世。

  或许正因为桃与神仙故事多有渊源,陶渊明笔下将避世隐居的理想之地定名为“桃花源”。晋代潘岳任河阳令时,满县遍种桃花李花,打造出了现世桃源,时人称“河阳一县花”。

  “春时秾丽,无过桃柳”,桃花在我国分布广泛,深受喜爱。桃字中的“兆”,用来形容花果繁茂的盛况。无论是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还是现实中的诗词歌赋,古往今来,写春景必会赞颂桃花之美,对物候的观测也离不开灼灼夭桃。农历三月又名“桃月”,“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此时冰泮雨积,江河盛涨,迎来春汛,别名“桃花汛”“桃花水”。唐代王维在诗中感叹:“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桃花水涨时,传说正值江海群鱼集聚龙门下、奋跃化龙的时节,所以古时称科举春闱为“桃花浪”。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桃花烂漫芳菲,百媚横生,在古诗文里常与美人相关联。相传北齐卢士深妻崔氏在春天用桃花和雪水为孩子洗脸,祝祷孩儿长大后美如桃花:“取红花,取白雪,与儿洗面作光悦;取白雪,取红花,与儿洗面作妍华;取花红,取雪白,与儿洗面作光泽;取雪白,取花红,与儿洗面作华容。”“桃脸”“桃腮”正是以桃花比喻少女白皙红润的脸颊。隋唐时,称女子敷粉后用胭脂淡抹两颊的妆容为“桃花妆”。《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唐玄宗曾折下御苑的千叶桃花,插在杨贵妃的宝冠上:“此个花尤能助娇态也。”

  在传统文化语境下,桃花还有“轻薄逐水流”的一面,加之桃树的树龄一般不长,使得桃花也用来象征青春易逝、红颜薄命,乃至轻狂放荡的负面形象。春秋时楚文王灭息国,强占息侯的夫人息妫。息妫因国破家亡,始终拒绝与楚文王说话,后世称息妫为“桃花夫人”,用桃花来指代她的美丽和不幸。

  ——摘自《今晚报》

 
     标题导航
□ 佚名~~~
□ 杨光祖~~~
~~~
□ 王宏理~~~
□ 李潇~~~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大同新闻
   第05版:主题策划
   第06版:焦点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时事
   第09版:文娱
   第10版:体育
   第11版:财经
   第12版:楼市大观
   第13版:档案
   第14版:说法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文萃
一半一半,就是圆满
“才锐”堪忧
打盹儿
仇人
占断春光是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