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前,我向母亲借了20万块钱,打算开一家餐馆。当时母亲对我说:“钱我可以借你,但是有个条件,5年之内,必须还我,这笔钱我和你爸要用。”
我把母亲的话转述给妻子,妻子不屑道:“妈也真是的,借给儿子钱还提条件!”我没有反驳妻子,母亲确实有这个习惯,动不动就说“我有个条件”。她的这句口头禅在我这里听来已经有几十年了。
记得我上初中时,伙伴们都有自行车,我也特别想买一辆。母亲说:“想要自行车可以,我有个条件,就是期末考试前进十名。”前进十名对我来说虽是个大挑战,可为了自行车,我也是拼了。好在目标达成,母亲特别高兴,爽快地把自行车买回来。
上高中的时候,我被选为学校的运动员,想要一身品牌运动服,母亲又说:“想买品牌运动服可以,我有个条件,上次你物理考试不是不及格吗?这次能考70分我就给你买。”我的学生时代,几乎完全被母亲的“条件”所支配。
成年后我曾反思过母亲的教育方法,觉得她的做法欠妥,因为她的“条件”太多,致使我如今做事都有鲜明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很难享受到过程的快乐。不过转念再想,母亲只是用她认为有效的法子在约束和激励我。况且对于我这种散漫的人,她的方法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
母亲爱讲条件,我便会努力满足她的条件,达成我的想法。这些年我们母子就是这样过来的。我开餐馆,她让我5年之内把钱还上,我当时觉得问题不大。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这一次我“失算”了。餐馆没有起色、难以为继,开了不久只好关门。我计划另寻出路,可借母亲的20万元还不上了。我懊恼得天天喝闷酒,妻子安慰我说:“没事,又不是借别人的钱,妈不会催你还钱的……”我心里烦,借机发泄:“你不知道妈有多苛刻,这么多年一直在跟我提条件,我也有言在先,要还钱给她,怎么能不还呢!”妻子被我顶得无话可说。
两天后,母亲赶来了。原来,妻子把我们的情况跟她说了。母亲看我垂头丧气的样子,点着我的脑门说:“男子汉大丈夫,这么点小沟小坎就过不去了?”我小时候,母亲经常这样点着我脑门训我,她的神情和语气跟当年一样,让我觉得自己好像还是当年那个单纯的少年,受了委屈就想在母亲面前哭一哭。可现在我已经是个中年人了。我忍住泪,低着头不做声。戳完我脑门儿,母亲便拿过包,掏出一张银行卡:“这里面还有十万元,你先拿去用!”我惊愕地抬起头,母亲“扑哧”笑了:“密码是你的生日!”
这次,母亲没有提条件。唐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