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的不断加剧,中老年人的疾病预防和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要,刚刚过去的“世界免疫周”便旨在帮助这一群体树立积极的主动预防观念,助力健康老龄化。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免疫接种,做好健康管理?
首先,合理膳食是维持健康的基石。老年人应遵循平衡膳食原则,确保营养充足。膳食要多样,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适量摄取优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健康脂肪。其次,适量运动对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适当的运动可帮助改善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和骨骼的韧劲,同时还能提升心理健康。最后,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激活机体的免疫应答,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在面对病原体入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防御,降低感染风险。
疾病预防是维护老年人健康的重中之重。专家提醒,接种疫苗是提高老年人疾病预防能力的有效手段,特别是对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感染性疾病可能导致病情加重,治疗难度增大,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相关疾病,减少住院风险。
另一方面,主动接种疫苗可以减轻疾病负担,降低医疗资源成本。老年人罹患感染性疾病所产生的人均经济负担高,医疗资源消耗大。以带状疱疹为例,50岁以上为易发人群,年龄越大越容易患病,病情也更严重。在中国,50岁及以上人群每年新发带状疱疹疾病者约156万人,据估计,每年带状疱疹疾病治疗花费约13亿元,治疗成本相当高。所以老年人接种不仅是对于个人和家庭,对于整个社会都非常有意义。
对于目前越来越多可接种的疫苗种类,如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等,老年人该如何选择?专家建议,老年人在接种疫苗时应重点考虑3个因素,分别是年龄、保护效力和禁忌症。
年龄方面,老年人要选择适合自身年龄的疫苗进行接种;保护效力是指接种疫苗的人群与没有接种疫苗人群相比,获得疫苗保护的程度,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其保护效力也有所差异;而禁忌症是指影响疫苗正常接种或接种成功的异常因素,比如对疫苗的成分存在过敏,则不能接种该种疫苗,或者患有某种疾病,可能会影响接种效果也不宜接种。慢性病患者并不是疫苗接种的绝对禁忌,许多情况下,健康状况稳定、药物控制良好的慢性病人群仍然可以接种疫苗。当然老年朋友在接种前一定要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接种医生进行咨询,医生会根据您的实际情况给出建议。
在完成疫苗接种后,老年人应在接种场所停留至少30分钟进行观察,以确保没有不良反应发生,如果出现不适情况,应立即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预防胜于治疗”,疫苗接种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结合,可为老年人提供一道强大的防线,帮助他们在享受金色年华的同时,积极地参与到疾病的预防中。世界免疫周之际,让我们共同关注老年人的免疫健康,让他们能够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据《老年生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