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 穆
最近一段时间,在全国不少地方的农贸市场,“鬼秤”像过街老鼠一样,激起公众“人人喊打”。尽管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和整治力度,但“鬼秤”依然在投机,为防奸商使诈,一些消费者使出一招鲜——用自己的手机当砝码。
据多家媒体报道,遇到商家使用电子秤称量商品时,不少消费者会将手机直接放上去当场测试,观察电子秤显示的重量是否与自己手机重量相符,从而通过误差多寡,快速、准确地判断是否遭遇了缺斤短两。
笔者觉得,这着实是个机智又实用的妙招,相比曾经流行过的手提弹簧秤买东西应对杆秤耍鬼,手机当砝码俨然成为防范电子秤耍鬼与时俱进的创新手段。
然而,手提弹簧秤也罢,手机当砝码也好,都是消费者迫于无奈的一种选择,绝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当下的手机当砝码,属于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积极作为,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缺斤短两行为的遏制,但无良商家耍奸使诈花样迭出,又咋会凭借“一招鲜”防得过来?
如果非得消费者聪明而又勇敢地出招,这样的市场环境咋保公平交易?!
针对层出不穷的缺斤短两现象,有关部门已制定出台规范流程,但执行中仍存在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力度,严厉处罚不法商家。同时,应进一步完善计量器具管理制度,确保市场上计量器具的准确性、可靠性。此外,有必要建立和完善快速高效的投诉处理机制,延伸监督触角,鼓励更广泛力量维护市场公平正义,让“鬼秤”彻底失去生存空间。
只有真正“人人喊打”、多方齐心协力,共同对付种种欺诈行为,才能彻底遏制“鬼秤”泛滥,从而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诚信体系。
手提弹簧秤、手机当砝码之类“防鼠”措施越少越好,最好不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