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减少食物浪费需全民努力持之以恒

  老  穆

  新华社11月25日报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牢固树立增产必须节约、节约就是增产的意识,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粮食节约减损行动、全民节粮意识提升行动、餐饮行业反浪费行动、单位食堂反浪费行动等,坚持久久为功、常抓不懈、紧盯不放,切实降低粮食和食品损耗浪费。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这句古训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节约粮食、反对浪费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据统计,全球食物全链条损失浪费率超过食物供应数量的三分之一。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我国,尽管粮食连年丰收,但人口众多,人均粮食占有量并不高,特别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粮食安全问题更是不容小觑。

  粮食,是人类生存之本。从古至今,无数人为了粮食生产付出辛勤的汗水。在农耕时代,农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靠天吃饭,深知粮食的珍贵。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粮食生产也非易事,从耕地保护、种子培育到田间管理、作物收割、粮食运输,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颁布实施《反食品浪费法》《粮食安全保障法》《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大力开展“光盘行动”,推进全链条粮食节约减损取得积极进展。然而,食品浪费现象依然广泛存在:餐厅里,大盘大盘的剩菜被倒掉;食堂中,未吃完的饭菜堆积如山;家庭聚餐后,大量食物成为垃圾;商务宴请、红白喜事等,大吃大喝、过量点餐等不良风气更为突出。这些行为不仅是对粮食生产者的不尊重,更造成极大浪费。

  如何做到切实降低粮食损耗和食品浪费?《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让节约粮食成为全民共识和自觉行动。

  其次,要加大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强对餐饮行业的监管,制定严格的浪费处罚措施。对于浪费严重的餐厅,可以采取罚款、曝光等手段,促使其加强管理,引导消费者合理点餐。同时,要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监管,减少粮食的损耗。

  再者,让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比如,研发新型食品保鲜技术,延长食品保质期;推广智能化餐饮管理系统,实现精准点餐和配菜;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食品废弃物转化为能源或肥料,实现资源再利用。

  节约粮食,人人有责。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到饭店就餐,根据自己的食量合理点菜,不盲目追求 “大盘子、多数量”;在食堂就餐,践行 “光盘行动”,不剩饭、不剩菜;在家庭生活中,合理安排饮食,避免食物浪费。与此同时,积极参与各种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公益活动,广泛宣传厉行节约的理念和相关政策法规,让节约粮食、反对浪费深入人心,共同为构建节约型社会贡献力量。

 
     标题导航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大同新闻
   第04版:晚报早评
   第05版:焦点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时事
   第08版:文娱
   第09版:体育
   第10版:体育
   第11版:财经
   第12版:楼市大观
   第13版:档案
   第14版:说法
   第15版:电视连载
   第16版:文萃
减少食物浪费需全民努力持之以恒
婚事新办应久久为功
揭开山寨食品的“画皮”
别让劣质羽绒“寒”了消费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