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祝福大同药企勇闯新路

——访原大同第二制药厂党支部书记陈伯华

  专 访

  本报记者 史涌涛

  辗转联系了多位原大同第二制药厂的负责人,但因各种理由未能实现采访,这几位负责人表示,在大同第二制药厂负责人的位置较短,很多具体情况恐难以说请,婉转拒绝多谈。事后得知,一度时期,大同制药厂的负责人确实更换频繁,在一定程度上也对企业的正常运营发展带来影响。当电话采访在广州与儿子一同生活的原大同第二制药厂党支部书记陈伯华时,他很认真地对大同第二制药厂的辉煌与衰落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67岁的陈伯华于1987年从部队转业来到大同第二制药厂担任党办副主任,后担任厂党支部书记,于2001年在大同第二制药厂改制后离开。陈伯华说,1982年从原大同制药厂分离出来的大同第二制药厂,很快便开创了属于自己的辉煌,归口省医药管理局的大同第二制药厂实行统购统销统产,由厂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管理机制很好地顺应了当时的市场环境,主要生产销售粉针、水针、片剂、胶囊、冲剂和栓剂等六大剂型数十个品种,产品行销全国。

  陈伯华说,他于1987年来到大同第二制药厂的时候正是辉煌时期,企业为省医药管理局直管,厂址位于市中心,生产效益良好,管理正规,生产正规,人气很盛。在富有改革意识的时任厂长王卫东带领下,企业规模不断做大,大力开展对外合作,成立了下属企业同领药业公司、同振药业公司等,其中,同领药业公司就在大同第二制药厂院子里成立,与马军营乡合作成立分厂、原料厂等。后来王卫东调任太原制药厂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大同第二制药厂的发展也逐渐显现颓势。

  陈伯华分析说,虽然是厂长自主经营,但很多事情其实做不了主,企业归省医药管理局统管,由省局进行生产调控。在他的记忆中,经常在一个星期内,厂长、经营厂长、生产厂长、党务厂长去省里开会,厂里经常找不到相关负责人,而开会往往又解决不了问题。而且厂领导频繁更换,也对生产经营产生一定影响。上世纪90年代初,大同第二制药厂适应当时市场环境,提出抓大放小,国退民进。出于改革发展需要,将粉针、原料、片剂车间承包给个人,从那时起厂里的管理与经营便逐渐走下坡路。陈伯华当时分管保卫工作,直观的感觉就是过去很少发生的偷药行为不断增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面临的问题日渐增多,积重难返,发展乏力。在2000年之后,将大同制药厂进行拍卖,由原二药厂下属的分公司同领药业公司收购,由国企成为民营企业。陈伯华说,大同第二制药厂职工最多时1200多人,改制时有七八百人,改制后工人都得到很好的安置,几乎全部进入同领药业继续工作,保障了工人的就业与生活。

  采访的最后,陈伯华颇为感慨地说,大同第二制药厂从辉煌走向没落,有许多市场的必然因素。当时的大同有制药厂30多家,大多重复生产,没有更多的新产品,效益不佳,需要通过贷款发工资,面对新的市场经济环境,必然要有所淘汰。通过改制,真正实现自负盈亏,也很好地安置了工人。如今,大同的医药行业发展依然蓬勃,不少医药民营企业以灵活的发展机制更好地适应市场,这是时代的选择。祝福大同的制药企业一如既往延续曾有的辉煌,为大同经济发展添油助力。

 
     标题导航
大同铜器是这座古老城市的记忆和文化名片,是世代传承的瑰宝。上世纪70年代末,我市有这样一家企业,它在大同铜器行业发展历史中,曾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就是大同市金属工艺总厂—~~~
~~~——回顾大同第二制药厂的辉煌发展历史
~~~——访原大同第二制药厂党支部书记陈伯华
   第01版:要闻
   第02版:专题报道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要闻
擦亮“铜”字招牌 辉煌錾刻进时光
依托厚势快发展 青出于蓝胜于蓝
祝福大同药企勇闯新路